MSCTA在心腦血管疾病檢查中的臨床應用
綜述
作者:劉躍輝 金花 馬俊萍 龔金山 楊玉傑 賈洪明 紮拉噶 張東威
[摘要] MSCTA是經過一係列的三維立體加工而生成的影像,由於它可以獲得清晰而全麵的影像,所以在疾病的篩查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篩查和術後隨訪中,MSCTA的應用正在擴大,並且在逐步取代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和ICA。本文綜述MSCTA在心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進展。
[關鍵詞] 螺旋CT;冠脈血管;顱內血管;顱外血管
[中圖分類號] R743.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15-0154-04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SCTA in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examination
LIU Yuehui1 JIN Hua1 MA Junping1 GONG Jinshan1 YANG Yujie2 JIA Hongming4 TONG Laga5 ZHANG Dongwei1
1.Institute of Neurology, the First Clinical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Nationality University,Tongliao 028000,China; 2.Emergency Department, Tongliao City Hospital of Inner Mangolia Autonomous Region,Tongliao 028000,China; 3.Medicine Department,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liao City,Tongliao 028000,China;4.Medicine Department, the People's Hospital in Cullen Flag of Tongliao City,Tongliao 028000,China; 5.Medicine Department, Mongolian Medical Hospital in Cullen Flag ofTongliao City, Inner Mongolia,Tongliao028000,China
[Abstract] Multl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 is complemented by series of 3D postprocessings, which allows the viewers to gain a clearly total image. It wa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examination of disease.Particularly,in the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screening and postoperative follow up, the application of MSCTA is expanding and replacing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and ICA.In this paper,we summarize the overview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SCTA in 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Key words] Multlislice CT;Coronary artery;Intracranial vascular; Extracranial vessels心腦血管疾病是嚴重威脅我國的居民身體健康的主要疾病,而傳統的血管造影技術又存在著風險大、檢查時間長、費用高等缺點,在檢查血管疾病中受到一定的限製。隨著多層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的出現和不斷改進,以其掃描的時間進一步縮短、解剖層麵不斷增加、對比劑效應更強、對靶器官血管疾病的明確診斷率更高的優點而被醫學界人士公認為診斷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檢查方法之一。心腦血管疾病往往同時並發,相互影響,故有學者認為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術作為心腦血管疾病的檢測工具正在快速取代ICA(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和 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1,2]。21世紀隨著320排及256排iCT的出現,更進一步提高了螺旋CT血管顯像的質量,並且在某些血管疾病的術前評估中幾乎完全取代了“金標準”血管造影技術[3]。因為心腦血管疾病關聯密切,故本文將兩類血管疾病的CTA檢查的臨床應用一起進行綜述。
1 MSCT血管成像概述
1.1成像的基本原理方法
主要有:多平麵重建法(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 最大密度顯示法(maximu mintensity projection MIP)、容積再現技術法(volume rendering,VR) 及表麵遮蓋顯示法(shadecl surface display, SSD )4 種。
1.2 硬件設備
MSCT高壓注射器能夠精確地控製對比劑注射時間及注射速度,它是確保成功完成的必要設備。特別是近幾年出現的Brilliance256 iCT,更是在螺旋CT的基礎上的又一次技術的創新,具有如下特點:①采用氣墊軸承技術。②采用動態四焦點技術。③采用納米球麵探測器技術。④采用迭代重建算法處理圖像的技術,在保證圖像質量的前提下再一次減少放射劑量。如heilbron等[4]在冠狀動脈 CTA的檢查中應用迭代重建算法,可使輻射劑量降低到1mSv以下。因此,PHILIPS Brilliance iCT不但能夠實現低劑量MSCTA成像,而且兼顧同時提高探測器覆蓋能力及掃描時間分辨率[5]。
1.3 對比劑技術
目前MSCTA使用的是碘對比劑。常用的造影劑分為兩類:離子型造影劑,如60%~76%的泛影葡胺或碘酞葡胺,但此類不良反應多;非離子型造影劑,如歐乃派克、碘必樂、尤維顯等,此類不良反應少。
1.4 成像技術
由於人體血管內的血液不斷流動的特性,決定了MSCTA掃描序列應當擁有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特點,能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分別獲得不同時相的血管強化信息,並且要求含對比劑血液與背景組織具有良好的對比及足夠的空間分辨率。重建圖像要以冠狀成像(z軸)最適宜,因為它與習慣的血管造影像相一致, 當圖像角度調至45°時就等同於血管造影的左斜位或右斜位,最宜消除重疊。
1.5 圖像後處理技術
將掃描所得原始數據全部傳送至各種三維工作站進行多平麵重建MPR,應用最大密度投影 (MIP)、容積再現技術(VR)、表麵遮蓋顯示法(SSD)等後處理技術。
1.6 MSCTA優點及缺點
與DSA相比,具備下列優點:①成像視野大,掃描範圍廣,檢查血管數目多,可以一次性完成自頸總動脈主幹至上矢狀竇或主動脈弓至Willis環的成像,並且可顯示顱內的靜脈係統。如MSCT通過對胸痛患者的三聯檢查,可以清晰顯示主動脈、肺動脈的病變,與冠狀動脈造影相比較,多排螺旋CT胸部CTA對冠狀動脈有意義狹窄的診斷,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同時也能明確肺部病變的性質[6]。②立體形態描述較好,采用SSD相法重建的立體影像通過計算機屏幕上的多角度旋轉、切割能提供血管全麵三維形態及毗鄰局部解剖學細節,也能充分顯示血管外組織及器官,這一點是DSA所不具備的。③DSA檢查不但需耗費大量的造影劑,而且患者及操作醫師也需接受長時間、較高劑量的X線輻射。而MSCTA 檢查卻僅需短短1min,患者接受輻射劑量遠遠低於前者。如近年來采用前門控技術對冠狀動脈血管成像,在確保圖像質量的情況下又進一步減少放射線劑量,Horiguchi等[7]報道, 在能夠保證一致的圖像診斷質量的前提下,64 MDCT在冠狀動脈成像中前門控ED(3.0 mSv)較明顯低於後門控(11.7~13.0 mSv)。④DSA為有創性檢查,操作風險大,而且並發症較多(如造影劑過敏反應、腦血管痙攣、出血及血栓形成等),嚴重的可導致傷殘及死亡,對於腦卒中急性、亞急性期,DSA檢查可導致繼發性出血及血管痙攣等並發症,而MSCTA基本無創傷,同時非離子型造影劑過敏反應輕,風險低,患者易於接受。⑤MSCTA設備和檢查費用低,DSA費用一般數倍於MSCTA檢查。MSCTA與DSA相比,具有以下缺點:①小血管顯影較差,血管成像細節描述可能失真。②引流的靜脈可有遺漏,不易分辨。③無法鑒別血流的動靜態的表現。④無法較好地識別顱內外血管代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