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麒因為喜歡她,便由著她的性子,過門幾個月,王氏便霸占丈夫,不讓和無病同房。
還經常把怒氣遷移到丈夫的身上,經常大吵大鬧。孫麒受不了,便一個人獨睡。王氏更加惱怒,孫麒煩惱不堪,找了個借口跑到京城中,避難去了。
王氏便把孫麒的出走歸罪於無病,無病看著她的臉色,小心伺候,但是王氏還是很不高興。
一天夜裏,她讓無病睡在床下伺候,阿堅總是跟著無病,每次叫無病起來指使,阿堅就啼哭不止。
王氏厭煩地痛罵阿堅,無病急忙叫來奶媽抱走他。但是阿堅不走,哭的更加厲害了。王氏大怒,從床上蹦起來,將阿堅毒打一頓,阿堅才跟著奶媽走了。
阿堅從此以後便嚇出了病,不吃不喝。王氏禁止無病去照料阿堅,阿堅每天都在哭。王氏便把阿堅摔在地上,阿堅哭的聲嘶力竭,喊著要喝水,可是王氏卻不肯給水喝。
直等到天黑,無病看見王氏不在,才偷偷地拿水給阿堅喝,阿堅看見她,抱住她嚎嚎大哭。
王氏聽見了,氣勢洶洶地走了出來,阿堅聽到她的聲音,立即憋住哭聲,腿一伸,嚇的死了過去。
無病見狀,不禁失聲痛哭起來。王氏大罵道:“想用孩子的死來威脅我嗎?別說是孫家的小崽子,就是王府的公子,王天官的女兒也擔當的起。”
無病聽了,忍住眼淚,請求把阿堅葬了。王氏不許,命令把他給扔了。
王氏離去後,無病摸了摸阿堅,覺得身上還溫熱,便暗自對奶媽說:“你快抱了去,在野地裏等我,我馬上就去。如果孩子死了,我就埋了他。如果能活過來,我們便一同撫養他。”
無病回到房裏,收拾了一些自己的首飾,偷偷地跑出家門,追上了奶媽。兩人看看阿堅,見孩子已經蘇醒了過來,非常高興,商量著先投奔姨母去。
約二更時分,阿堅的病又變得沉重起來,沒法再繼續趕路。二人便抄近路進了個村莊,來到一個農家的門前,在門口直站到天明,才敲開人家的門,借了間屋子住下。
無病又拿出首飾,賣了換成錢,找來巫婆和大夫給阿堅治病,可是仍不見好轉。
無病掩麵哭泣著說:“奶媽好好看著孩子,我找他父親去!”奶媽正驚訝她說得太荒唐,無病卻一下子不見了,乳媽驚詫不已。
同一天,孫麒在京城中,正在床上休息,無病悄無聲息地走了進來。孫麒吃驚地起身說:“我剛睡下就做夢了嗎?”
無病抓住他的手,隻是跺腳,哽咽得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久好久,才失聲說道:“我受盡了千辛萬苦,和孩子逃到楊……”話還沒說完,放聲大哭,一下子倒在地上不見了。
孫麒驚呆了,還懷疑是在夢中。忙叫來仆人,見無病的衣服,鞋子還在地上,大家疑惑不解。
孫麒急忙收拾行裝,連夜往家趕。到家後,聽說兒子死了,無病遠逃,孫麒捶胸大哭,將王氏打了一頓,然後一封休書把她給趕了出去。
王氏傷心欲絕地往家走,半路卻遇見了土匪,將她的東西搶完,然後給殺了。
孫麒因為無病逃走,孩子又死了,日夜傷心。想找到奶媽,問個實情。
想起無病曾說過“逃在楊……”的話,鄰村有個楊家疃,他懷疑她們逃到了那裏,便去察問,結果沒一個知道的。
有人說五十裏外有個村子叫楊穀,孫麒忙派人騎著馬去訪查。果然找到了奶媽和阿堅。
原來,阿堅並沒有死,病也漸漸痊愈了。相見之後,都非常歡喜,派去的人把她們接了回來。阿堅看見父親,放聲大哭,孫麒也流下了眼淚。
奶媽跟孫麒詳細講了無病的一些奇怪事情,孫麒才醒悟無病是鬼。十分感激她的情義,便將她的衣服、鞋子葬了,立了一塊碑,上題“鬼妻呂無病之墓”。
番外:無病其實是一個孤魂野鬼,那天被野鬼欺負,恰巧孫麒救了她。無病為了報答他,所以從此便跟隨在孫麒的身邊。
其實,阿堅本來已經沒救的了,魂魄已經離體,可是無病去找閻王爺求情,阿堅從小沒了母親,現在這麼小的年紀又喪命。於是無病便請求閻王爺放了阿堅,自己來替換他。正所謂一命換一命,把阿堅救回來的無病,最終魂飛魄散,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