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某看了一下考卷。卷子的題目是“一人二人,有心無心。”兩個人看完題目後,便拿起筆迅速地寫起來。朱某在卷子中寫了這樣一句話,“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大概意思就是說,有心做善事,雖善不獎賞。無心做壞事,雖惡不懲罰。對善惡的後果,要以實際而論,具體分析,賞罰分明。沒一會兒,兩人便交卷了。
那些考官看後都十分滿意地點點頭,這些正是為官者所應該有的態度。於是,坐在正中間的一個官員就說:“現在本地缺了一個城隍,你很有才氣,通過了考試,你去任職吧。”朱某聽後激動的不行了,一個平常人居然可以去做神仙,真是想也不敢想的。於是連忙跪在地上,磕頭。但是朱某又為難了,他說:“我有一個年邁的老母親,如果我走了,就剩下她一個人了,我就不能再照顧她了。”
眾位官員聽罷,小聲議論了一番,隨後叫手下拿來生死簿,中間的那位看了看後說:“你母親的壽命還有九年,你且先回去照顧你的母親。待你母親百年後再來任職。念你有孝心,就給你九年的假期。這九年,就先有張某替代。”朱某聽後,連忙叩頭,隨後便和張某一起退下了。
朱某和張某一起出來後,互相介紹了一番,然後便各自離去了。朱某一覺醒來,發現到處黑漆漆的,用手一摸,四周都是木頭,於是用力敲打,同時大聲呼救。沒一會兒,蓋子打開了,原來朱某已經死了三天了,正躺在棺材裏。老母親看見兒子醒了過來,喜極而涕。老母親將他從棺材中扶了出來,休息了一會兒,他又渴又餓,狼吞虎咽起來。等吃飽了才發現,自己的病也痊愈了。但是對於夢中的事卻並不十分肯定,並沒有告訴任何人。
隨後朱某便去隔壁村打聽了張某,一打聽才知道,就在這天張某死了。此時他才知道,原來夢裏都是真的。
朱某在母親麵前十分孝順,九年後,老母親去世。朱某十分傷心地埋葬了母親,做好了一切事宜。然後準備了一盆水,洗了個澡,換好了幹淨的衣服,安安靜靜地躺在床上便沒了氣息。沒一會兒,門外便有大隊人馬,抬著八抬大轎,吹著喇叭來接朱某,朱某的魂魄,離開身體,坐著轎子便離開了。路過自己的嶽丈家時,便下轎進屋,看見嶽丈,跪地一拜,什麼也沒說,就起身離開了。嶽丈不明所以,派人去到朱某家裏,才知道朱某已經死了。想想那天朱某來時的情景,猜想或許朱某是做神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