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殯(2 / 2)

“你是咱林家的小祖宗,怎麼可能把你忘了。快走吧,今天可是咱們送爺爺的最後一程,別耽擱了!。”

林然因為出生較晚,他爺爺也上了年紀,所以對於他爺爺的親切感,沒有林安來得強烈。

但他知道今天是個大日子,一大家子都會回來,尤其是能夠見到半年多沒見的親哥林安,眼中很是興奮。

三人回到家時,下葬的一切事宜,業已準備就緒。

在周圍鄰裏親朋的熱心幫忙下,林安他爺爺的遺體被小心放置入一具嶄新的棺材裏,隻需合上棺蓋,釘上鎮魂釘就可以出殯。

不過,當林安大伯正準備合上棺蓋時,林安忽然跑到他大伯身旁說:“等等,大伯。”

眾人納悶地望向林安,隻見他未曾多說便徑直跑到棺材旁。

看著躺在裏麵慈祥的爺爺,林安眼中的淚水,不自禁地順著棺材壁滑落,此情此景令人無不動容。

林安父親見狀,立馬走到他兒子身旁,將手搭在林安肩上,他安慰說:“行啦,再耽擱可就誤大事了,鄰裏們都看著呢,小安聽話快讓開!”

林安身子僵硬地往後退上兩步,看著他父親三兄弟將厚重的棺蓋慢慢合上。

在他大伯用嶄新的鎮魂釘在棺蓋上一陣敲敲打打過後,可以出殯了。

按照習俗,湘西人出殯時除了披麻戴孝外,子孫們還應沿著出殯的路線,沿路撒上些冥紙燃盡後的灰燼。

據說這麼做,能讓死者沿著這些灰燼的指引,回魂夜時才能找到回家的路,看上家人的最後一眼。

不過,在林安他爺爺過世前曾有交待,說他去世後不必遵循那些繁文縟節,他不想因為自己的後事,給子孫們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前段時間,鎮上有家人出殯時就是因為這事,和古鎮的管理人員發生衝突,最後還演變成了流血事件,而他隻希望自己能夠安靜的離開。

告慰先人後,林家上下加上前來幫忙的鄰裏,組成了可以說是最簡單的出殯隊伍。

如同事先安排的一樣,林安作為長孫負責端著他爺爺的相框,他弟弟林然則是拿著引魂幡,他父親兄弟三人,加上幾個幫忙的鄉裏抬著靈柩,剩下的人和女眷則跟在隊伍後麵。

一路上,沒有鞭炮震天響,也沒有聲嘶力竭地吹吹打打,這對於有著傳統觀念的湘西人而言,卻也是稀奇。

林家祖墳位於落霞鎮西麵的一處山坡上,那裏埋葬著林安的祖父、祖母、奶奶、大娘和未曾蒙麵的大哥林愷。

清脆茂盛的柏樹遮蓋著一座座墳包,墳包四周的雜草,也已被林家人事先清理幹淨,放置棺材的墓坑,今早天明時剛剛挖好,泥土都還帶著幾分潮濕。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夏很多地方,出殯都會選擇在拂曉或者早上九點之前。而像林安他爺爺這樣臨近晌午出殯,在很多人看來都是大忌,因為這時候是一日陽光最燦爛的時候,也是陽氣最盛的時候。

陽盛則陰衰,死者乃至陰之體,陰陽相克,此時下葬,很有可能會引起災禍,甚至屍變。

林安他爺爺下葬,為何會選擇這個大忌之時?

原來,這一切都是他爺爺自己安排的,離世前老人家曾把三個兒子叫到床前,將自己的身後事如何操辦,都做了詳細安排,下葬的事也是如此,子孫們隻需照著吩咐做就可以了。

棺材被小心翼翼放進墓地,見到父親叔伯們,將墓地旁的泥土快速回填至坑中,林安內心情緒霎時爆發出來,撲通一下跪在地上,慟哭著磕了三個響頭,算是與他爺爺作別。

眾人見後,也都不自覺眼眶變得濕潤。

按照傳統,待死者下葬後,主人家會宴請所有幫忙的鄰裏親朋以表謝意,林家也不例外。

中午,賓客們熱鬧地吃著酒席,林家人也借著此番喧鬧的人氣,一掃沉浸幾日的哀傷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