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2 / 3)

然而,薑老杆怎麼也摻和到這種事情中來了?薑老杆眼裏,宋二嫂的孩子早被他看成了自己的孩子,種種關愛無微不至。如今,兩個孩子真把薑老杆當成了親爹,這讓宋二嫂打也不是,罵也不妥,漸漸的不拿薑老杆當外人了。所以,薑老杆是以家長身份入席的,等他雙手舉杯敬酒時,先賠禮說:“二水兄弟,過去跟你較勁,不就是一點小誤會嘛,你全當我是屎克螂打噴嚏,滿嘴下糞,根本別往心上去……”

有人偷笑,故意問:“啥誤會?該不是怕人家後生跟宋二嫂好上了吧?”

薑老杆也不分辨,喜滋滋地說:“我兩個娃娃可不能像我一樣沒文化,隻要能把他們琢成器,先生可不要因為我這張老臉就放縱他們。我聽說過黃金棍下出好人,若真是那樣,你可不能手下留情喲……”

“老師都應該有戒尺……”“頂碗罰跪我真的見過……”眾人真是教子心切,紛紛授權劉二水懲戒大權,要他盡管使出雷霆手段。

劉二水笑著擺手說:“如果敢舉黃金棍就能培養人才,當老師就簡單了。古人誇讀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好像不讀書就沒了好日子,其實也是以偏概全。我以為教書育人,就是釋疑解惑,本意是明事明理明人生。因此,我跟孩子們談天說地,引導他們對眼前的一切產生興趣,然後一起探討道理,既有官教兵的時候,又有兵教官的時候,根本不需要棍子……”

“怪道我家那個小子,讀了幾天書,常有一肚子問題。昨天,孩子考問他媽,一定要當媽的回答人是從哪裏來的……”楊順發手中把玩著一塊漂亮的石頭,他剛開講就笑個不住,好一陣才接著說:“他媽媽被逼急了,紅著臉罵道‘渾小子,誰不是他爹的尿尿變出來的?’謔,孩子才不認這個理喲,跳著小腳說不對,還大講了一番勞動創造人的玄機,真讓他媽老半天抬不起頭了……”

桌上人笑得前仰後合。劉二水也開懷大笑,他為了讓孩子們從小熱愛勞動,常識性的講過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沒想到會演藝出這樣的笑料。

薑老杆搡了楊順發一下說:“喂,你可是銀樣蠟槍頭喲,這尿尿變人的話不該你講……”

這本是一句玩笑,卻戳在楊順發的痛處,人便像突遭霜打的茄子——閹了。楊順發曾是個肩桃三百多斤擔子不喘氣的漢子,他在鄉下種田時,常見一些文物出土,漸漸便有了一些常識,也曾半真半假的搗騰過一些小玩藝。等到了海口,楊順發見暴發戶們千金買走許多破爛,便想擺個古玩攤子,敲富人竹杠。然而,這需要本錢。楊順發覺得自己已有孩子,頂替別人做節育手術不吃虧,卻能掙下一筆財喜,便利令智昏的幹了這事。他沒想到手術環境之差,趕不上鄉間劁豬衛生,結果傷口感染,鬧出了敗血症。等到把命救了回來,他也把幾年打工掙下的鈔票全賠上了,還落下個發疏體虛,陽萎不舉的弱症,終日藥罐子不離身。如今,他雖在工地上充值門房,卻還有擺攤的夢想,那塊時時摩搓的石頭,就是他做假秘技,弄好了也有一本萬利的可能。

宋二嫂白了薑老杆一眼,沒好氣地說:“就你神氣,光棍挑了個豬尿泡,還說自己福星高照。我剛剛怎麼咋呼你的?隻挑大家高興的話說,你怎麼哪壺不開提哪壺呢?”

眾人不願小插曲破壞氣氛,連忙彼此敬酒,讓場麵依舊熱烈。

這邊正鬧著,肖倩倩難得一身素衣布褲,端著一口鋼精鍋出現,隻見她小臉黃黃,神情木納,沒有往日的喳呼勁兒。宋二嫂趕忙接過鋼精鍋說:“我家妹子要謝劉二水呢,特做了家鄉小吃攪團子,請大家嚐鮮……”

肖倩倩悄悄坐在劉二水身旁,她說:“二水哥,你又黑又壯,真像一個民工了。隻是你真會一直在這裏嗎?”

劉二水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便頭也不抬的吃著宋二嫂遞過來的一碗攪團子。一口,兩口,他覺得一股淡淡的甜香味兒在舌尖蔓延,酸辣筋道,牛皮糖似的耐咀嚼,而且越咬越好吃。這種攪團子,是將土豆煮熟後去皮搗碎,砸成綿軟生絲的象牙色再分碗,澆上茴香、桂皮、草果和油辣蒜泥,上口比年糕更扯牙,原是北方地區的一道風味小吃。

“啊呀,真的好吃……”劉二水問肖倩倩:“你幹嘛不開小食店?搗弄這個玩藝,也比你的美發大世界賺錢多。”

“就是幾砣土豆而已,當不得好東西。”肖倩倩苦笑了一下說:“在我們鄉裏,瓜菜要頂半年糧,誰家不會幾樣粗糧細做的把戲,哪裏就夠開店的水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