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之後仔細思索,認識問題慢慢就解決了。再珍貴再美好的東西形態不對,所放的位置不對,便不珍貴不美好了。某種意義上,存在狀態決定事物的性質和價值。水在缺水的地方是珍貴的;但到處橫流,衝決河岸,溢出湖泊,灌滿城市,就是災難。冰在滑冰場是美的,冰清玉潔,但封鎖了極地,成了頑冰劣冰,美便在一定意義上蕩然無存,留下的隻是凶險。
人的生存狀態、生活態度也決定其價值。
比如,知識分子本義上是高尚的,是真理正義的代表。但如果滑向了潑皮滑向了無賴滑向了流氓,就不僅僅是知識沙漠的問題了,那就是醬缸糞缸。近年流傳著一句話,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流氓要有文化,能流氓出更多花樣,流氓到頭上長瘡,腳底流膿。
又如,幹部本義上是人群中的先進分子,他們在政治水平、道德情操、專業素養、工作能力等各方麵都應比群眾勝出一籌。但幹部,特別是身在“油水”部門,手握重權的領導幹部,如果用公權尋租,如果一切為了升更高的官,掌更大的權,置黨和人民的利益於不顧,置黨紀國法於腦後,買官賣官,貪汙、賄賂,肆意揮霍,欺上瞞下,獨斷專行,拍腦袋決策,那他也就不是什麼沙漠的問題,而成了後進分子,成了人渣。
存在決定意識,存在狀態決定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國民心態
中國官場上的腐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程度?有說腐敗隻是十個指頭中的一個的,有說發生在極少數人身上的。當然,這是主渠道之語,主旋律之聲。老百姓怎麼看?前些年有許多的看法,有激烈的言辭。如今呢,是“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中國國民,對於腐敗,心態是複雜的。概括起來,大約有以下幾種:
一是看客心態。這種看客,已不同於在戲台前隨劇情發展時而擔心時而哀愁時而抹淚時而歡笑的看客、不動聲色的看客、事不關己的看客。有些人,看到了太多的社會陰暗麵,看到了太多的權力尋租、權錢勾結、權色交易,看到了動輒幾百萬、幾千萬、幾個億的貪腐案例。對於現實,他們無奈;對於前景,他們無望,神經已經變得麻木。對於常常見諸媒體的腐敗案子,他們也關注,也閑聊。但他們已不考慮什麼腐敗產生的原因、腐敗的危害以及如何預防和懲治腐敗的問題。關注的目的是增加談資,閑聊的目的是打發無聊,排遣情緒。家事國事天下事,關我屁事!貪官拿走的不是我的錢,糟蹋的不是我的事業,我犯不著管那麼多閑事。
無所謂心態。在有些人看來,不論有多少貪官蛀蟲,貪汙的程度多麼嚴重,似乎都影響不了地球的轉動,影響不了世界的格局,影響不了生存的環境等生活的秩序。貪官所貪的錢,不是我的,我犯不著動氣。有沒有製度遏製腐敗,查處貪官的辦法是否科學有效,查出了多少貪官,貪官的級別是高是低,如何懲治了貪官,貪腐是否在前赴後繼,如割韭菜般除了一茬又新長出一茬,統統與我無關,統統無所謂。
幸災樂禍心態。有些人認為,對於腐敗,國民早是一片責難之聲、詈罵之聲、擔憂之聲、批評之聲,但國家似乎沒有十分有效的遏製辦法。在最為腐敗的吏治方麵,對一些以百姓的長遠利益為代價搞政績工程者,對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吹牛撒謊、行賄受賄、魚肉鄉裏之徒,民間一片聲討之聲,但這些人卻常被帶病提拔,扶搖直上。因此,對於被查的腐敗官員,百姓們多少有些幸災樂禍。這些人倒黴,百姓們算是出了一口惡氣。“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到了,自然報了!指望不上法律,隻好指望佛教的因果報應了!
憂慮心態。大多數的國民,不相信腐敗隻發生在個別人身上、程度並不嚴重的寬慰說辭,對於割韭菜般的反腐辦法不予認同,對於反腐的機製缺失以及前景不表樂觀,陷於深深的憂慮之中。他們憂慮的是,以目前的情形論,腐敗者前赴後繼,難以根絕;懲治前者,震懾不了後來者;腐敗已給國家造成很大損失,反腐的成本極高,有可能是在雪上加霜;腐敗不能從根本上遏製,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十分堪憂。陳雲說過,腐敗不除,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當然,也關係到社會是否穩定,人民是否可以平穩平靜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