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天子威儀(1 / 2)

半夏好奇道:“秦家這麼久都沒辦法奈何沈家, 你準備送一塊什麼樣的磨刀石給秦家?要撼動沈家這麼深厚的底蘊, 什麼樣的磨刀石才能如此有力?”

景天摸著下巴想了想, “目前沒有詳細的計劃, 單單以我們或是秦家的力量,確實難以撼動沈家, 但若再加上皇權,加上一國之君,再深厚的底蘊也將不複存在。”

半夏思緒迅速轉了一圈,道:“皇權確實是一把好用的利劍,但之前無論是寧肇還是夕黛, 都是因為本來就與聖上不對付,你進策整治聖上自然喜聞樂見。

“如今沈家的處境與這兩樁不一樣, 沈家對皇室還有些作用, 聖上目前沒有剪除沈家的打算, 隻怕皇權這把劍此次不好用了。”

華元帝一直將各方勢力保持在一個平衡點,不讓大家族相互結盟,不讓某一方權勢過重。

製衡和抑製的同時,時不時給這些勢力一點甜頭,以免物極必反。

沈家為保全自身, 從來不急功近利,並且每年都有大量的金錢充盈國庫, 能提供不少便利。

在華元帝看來, 這是一塊有利可圖的肥肉, 所謂無利不起早, 要是沈家沒有價值,華元帝這些年就不會在沈家頭上花費心思。

此次事件,景天沒有如以往那般下手幹脆迅速,就是因為沈家的立場於華元帝而言,跟景天以往的對手是相反的。

景天以往的對手,華元帝同樣欲除之而後快,有人幫忙拔除心頭刺,華元帝當然會求之不得。

所以景天選擇直接向華元帝進策,華元帝一般都會全力支持景天的計策實施。

但現在景天要對付沈家,再想借華元帝的力量,隻怕不是那麼容易。

至少不能像以前一樣行事,直接跑去跟華元帝說“嘿!我們讓沈家破產吧!”。

華元帝當然不可能就這樣聽話的跟景天一起對付沈家,而且,景天好不容易在華元帝心中建立起來的形象也會毀於一旦。

聽聞半夏的顧慮,景天咧嘴笑道:“皇權,不僅僅是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還是一種無形的製約。”

“當今的聖上固然是皇權的代言人,但皇帝隻是皇權的一部分。並不能代表整個皇權,一國之君也是在皇權的籠罩之下,才能是一國之君。”

“這次,我們要利用的,是整個皇權,不是華元帝一人。”

半夏不是榆木腦袋,經景天這般一說,隱隱好像抓住了什麼,卻理不出個頭緒。

景天又道:“你的思路是對的,從外部很難攻擊沈家,內部同樣不容易,但是,必要時栽贓陷害這種事也不是做不得。”

“總而言之,大概流程就是我們借四皇子的手,讓沈家背上藐視皇權的罪名,這一頂大帽子扣實在了,華元帝想要確保皇權的權威,就必須給沈家治罪。”

“哪怕沈家在聖上眼中是一大塊味美的五花肉,多麼的舍不得丟棄,如此一來都必須舍掉。”

半夏恍然大悟,道:“這招當真不錯!按照當今聖上對江山社稷的看重,隻要扣穩了藐視皇權的帽子,沈家肯定會從皇商位置上下來,對聖上沒了作用,也就不敢明目張膽威脅你我。”

皇權之所以至高無上,是因為保持了絕對的皇威,觸犯者死。

若是有人背上藐視皇權的罪名卻沒有被嚴懲,皇威便會大打折扣,以後誰還會懼怕皇室?

想著,半夏心中雀躍,問道:“那我們要如何讓沈家觸動聖怒?”

景天赧然,道:“我目前隻想到這一步,對具體的計劃還沒有頭緒,正試圖找到切入口,找到後咱們就把計策獻給四皇子,具體事宜讓四皇子安排。”

“有了四皇子牽製沈家,沈家肯定焦頭爛額,不會再有閑工夫來管我們。”

半夏默默扶額,頓了頓才道:“我以為你已經有了確切計劃,才說讓四皇子一黨去做,否則你手中的人脈差不多夠自己運作,再不濟還能用寧肇的冊子要挾幾個名單上的人辦事,完全沒必要拉上四皇子。”

景天搖頭,道:“如今聖上年邁,朝中風雨欲來,還不到露底的時候,寧肇的冊子上也就寥寥幾人是晉安官,雖然官職不算太低,在關鍵時候應該能發揮作用。”

“現在隻是對付沈家,明顯算不上關鍵時候,四皇子對付沈家在情理之中,也有足夠的人手去實施,不用白不用。”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沒人注意到我們,我們繼續悶聲發大財就好。”

半夏道:“這個道理我懂,我擔心的不是這個,你給四皇子獻策對付沈家,是不是就等於站隊四皇子一黨,萬一最後四皇子沒能坐上龍椅,他的黨羽不會有好下場。”

“大皇子是正統嫡出長子,外祖父是當朝首輔徐千章,徐閣老的影響力不一般,就算四皇子很有才幹,卻不一定鬥得過大皇子,更別說還有六皇子與七皇子在一旁虎視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