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盤根錯節(2 / 2)

景天將小玉白遞給奶娘,道:“你帶少爺出去透透風。”

“是,老爺。”奶娘接過小玉白,退出去關上了房門。

半夏想起正事,道:“我最近在收集有關沈家的消息,尋思著總會有薄弱之處,收集這麼些日子,也沒有真正有用的消息。”

景天拉半夏坐到腿上,道:“嗯?你跟我說說,都收集了些什麼消息?”

半夏這麼些年已經習慣了,順勢坐下,將她打聽到的消息說給景天。

沈家祖宅不在晉安,但也不遠,坐落晉安隔壁的晉陽城,李林的車隊就是在晉陽與晉安的交界處遇襲的。

如今家主叫沈萬,是沈老夫人唯一的嫡子,其餘還有數個庶子,父輩的各個分支,幾乎遍布大半個雍州,生意涉及大半個黎國。

這是眾所周知的事,也就不必多說。

沈家老二隔不久就會來晉安應酬,約人去過小圓手裏的青樓,還有一些人跟樓裏姑娘吹牛說漏嘴的。

這些零碎信息整理起來,半夏得到一個大致的情況。

沈老二雖然被委以重任,但對沈萬頗有微詞,還見不得其他幾個庶兄弟。

官場上有不少官員跟沈家走得很近,官職都不算低,工部尚書和六部其中幾個侍郎都在其列。

沈家是好幾屆皇商,自古皇商與皇室交往密切,牽扯也較多,財富底蘊強大,對皇室影響不小。

華元帝雖然納了沈家的女子進後宮,沈辭這麼多年卻一直不瘟不火,到現在才生下皇子,熬得妃位。

不僅如此,華元帝還有意抑製沈家的人官居高位,畢竟沈家財大氣粗,再有高官加持隻怕不容易控製。

沈家也不急功近利,順應華元帝的意思,免得重蹈覆轍,很多皇商的下場都算不上好。

但是這不妨礙他們結交外姓的官員,這是華元帝無法控製的一部分。

另外,沈家與晉安的永安侯秦家不對付。

永安侯的姐姐在後宮為妃,而且生下華元帝第二個兒子,地位很高,被冊封為昭貴妃,是一宮之主,僅次於皇後。

沈秦兩家本來結了秦晉之好,沈萬的嫡長女沈妤嫁給了永安侯世子。

兩家聯姻,是為了共同扶持四皇子,一家有財,一家有人,雙劍合璧本該天下無敵。

但是,宮裏的沈辭在產下十二皇子之前有過一次身孕,跟昭貴妃待過半天之後便流產了。

沈家覺得沈辭之所以會流產,是秦家支使昭貴妃下的手。

因為,如果沈辭沒有生下皇子,隻是秦家的昭貴妃有四皇子,因聯姻這層關係,沈家就必須全力扶持四皇子。

秦家擔心沈辭懷的是皇子,日後沈家自己有主,對四皇子不盡心。

動機和機會都有,沈家幾乎認定了這件事,但苦於沒有證據證明這件事是昭貴妃做的,華元帝無法判決,此事不了了之。

沈家老夫人以永安侯世子寵妾滅妻,沈家是商戶秦家就不把沈家放在眼裏為理由,強硬將沈妤跟永安侯世子和離。

自此沈秦兩家結下梁子,如今惠妃沈辭生下了十二皇子,兩家的局勢更是勢同水火,再不會有回轉的餘地。

半夏收集到的這些信息雖然比較詳細,但好像沒什麼大用,大家族人脈廣實屬正常,有些齟齬也在情理之中。

景天默默聽著半夏講述,頓了片刻才道:“倒也不是沒用,除了沈老二與沈萬不和這件事我不知道,其他的事我也已經打聽到,今日正準備與你說,我們還是可以借刀殺人。”

至於秦家有沒有支使昭貴妃設計惠妃流產,景天覺得應該去問問華元帝。

若說華元帝會為了皇權而抹殺自己的親生骨肉,景天一點都不意外。

不知道是不是皇室的人都這麼能下狠手,為了龍椅手足相殘的事簡直不勝枚舉。

半夏聽了景天的話,道:“我也想過借刀殺人,但秦家肯定很早就看沈家不順眼了,要是這把刀能殺沈家,在惠妃生下十二皇子時就應該下手,而不是相互磋磨這麼許久。”

“因為上次惠妃流產的事,沈家對秦家有了很深的防備,秦家要動手,隻怕不容易。”

“我還想過離間計,挑撥沈老二從內部瓦解沈家,可惜沈老二隻是對沈萬不滿而已,我沒有足夠的誘惑讓沈老二與沈萬對著幹,也沒有機會切入。”

“沈老二不是一個沒長腦子的人,不可能因為對家主不滿就毀自己根基,感受到外部壓力定會一致對外,貿然出手我討不著好。”

景天笑了笑,道:“這把刀隻是有點鈍罷了,待我給它送塊磨刀石,讓刀刃鋒利一些,再去試試能不能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