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拔得頭籌(2 / 2)

景天自然拿出頭名狀元該有的氣魄,器宇軒昂行於所有進士之前,率領諸進士遊街觀榜。

*********

景天和李言卿陳君然去了清和殿參加大典,半夏就老早來到放榜的東門街,站在街道一旁,等候放榜。

此前無論鄉試或是會試放榜,半夏都不甚在意,因她見過景天的刻苦與聰慧,不擔心落榜。

此時殿試放榜,半夏倒還有些許忐忑。

這次,是科舉考試的盡頭,出身排名代表著在官場上的起點。

隻要與第三差了一個名次,便會落到二甲進士出身,而二甲與一甲的差距,卻不是一個名次那麼簡單。

差的,是一個等級。

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並稱三鼎甲,在放榜後直接授官入翰林。

剩下二甲三甲需再經由朝考選拔,優者方能入翰林為庶吉士。

成為庶吉士,隻是入翰林學習,並不能算真正入了翰林,還需進行考核,合格者才能留在翰林授官。

半夏心裏盼著景天能直接留名一甲。

殿試發榜算是三年一度的大事,不止半夏前來等候放榜,晉安城內幾乎所有人都來觀榜。

舉國上下,隻有國都居民有此殊榮,能夠在放榜時一睹盛況。

眾人夾道觀望。

到了時辰,有侍衛開道,禮部堂官手捧黃榜,身後跟著百官與進士,從人潮中分道而過。

敲鑼鳴炮,張榜官將金榜懸掛於席棚內,金榜隻掛三天,三天後收入內閣封存。

半夏站在人群裏,踮腳往百官之後張望。

腳尖都踮酸了,終於看到進士隊列。

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就是景天。

景天一眼就在密密麻麻的人堆中看到半夏,視線交彙,頓時展顏一笑,眉目生輝。

按照慣例,走在最前麵的,都是頭名狀元。

圍觀眾人看到新科狀元生得俊朗端莊,這一笑,實在賞心悅目,不由得在心裏感歎此子好生俊俏!

半夏放下踮著的腳,滿心欣慰,對景天回以笑意。

她的景郎,從未讓她失望過。

與半夏站在一起的,有數個婦人和姑娘。

姑娘家臉皮薄,看景天對著這邊笑,一時滿麵紅霞。

一個婦人打趣道:“狀元郎往這邊看哩!不知道是不是相中了哪個大閨女!”

聞言,半夏轉臉看了看幾個嬌羞的姑娘,心裏生出自得。

這些姑娘隻怕要失望了,這狀元郎,早已是她的丈夫。

按習俗,一甲三名要打馬遊街,途經奎星堂觀音廟與關帝廟行香,張榜後,禮部便差人牽來棗紅大馬三匹。

晉安府尹領人給狀元、榜眼、探花三人插金披紅,遞交馬鞭。

景天看著眼前的馬,心裏莫名瘮得慌。

隻是在舊戲文裏聽說中狀元會打馬遊過禦前街,風光無限。

但他從未騎過馬,若是禦馬無術,把他這個狀元抖落下來,那就沒有風光一說,不僅是丟人的事,還疼。

卻不能露怯,好在這馬不算十分高大,看上去很是溫順。

畢竟是給三個讀書人騎的,而且是為了行完禮程,都有平民百姓夾道觀看,想來禮部也不可能找凶悍野性的的馬匹過來,馬匹驚了將會傷及無辜。

任由府尹給他插了金花,十字披紅,踩著馬鐙跨上馬背,動作不至於驚了馬匹,卻也十分堅定瀟灑。

圍觀百姓不禁一陣歡呼,今年的狀元比探花郎還要俊俏,這翻身上馬的動作,著實英姿颯爽。

榜眼張士謙出身世家,騎射有所涉獵,平日裏騎的馬,比這高大許多,倒不如景天那般忐忑,輕鬆跨上馬背。

後麵的探花郎於連居與景天相同,從未騎過馬,但前麵兩人都如此行雲流水的坐上馬背,他又怎能落後?

能得進士及第,心性本就比常人強不少,當下有樣學樣,接過韁繩騎上馬鞍。

有人遞上馬鞭,景天接在手裏,也隻是接個意思,前麵有人牽馬,不會走得太快,馬鞭根本用不上。

三人上馬後,有人舉了狀元及第旗和綠扇一對,紅傘一把,前麵有鑼鼓喇叭排列。

開始行走後樂隊一路大吹大擂,分別去三個廟堂進香。

半夏隨人流跟著隊伍前行,視線留在景天身上移不開。

在廟堂禮畢,今日的事才算完。

景天迫不及待想與半夏一起,從關帝廟出來,就在人群中找尋半夏的身影。

陳君然和李言卿已經與半夏尋到一起,等景天出來給他道賀。

中了狀元後祖製習俗太多,自傳臚大典開始,就未曾與景天說過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