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登第名次的典禮稱傳臚, 典禮隆重,由禮部統籌, 皇帝親視, 朝中文武百官皆會出席。
景天對此隻是聽半夏說了隻言片語, 而後讀書讀到相關細節,倒是不慌,與一眾貢士候在皇宮正門前等待傳喚。
所有貢士都穿了統一的公服,頭戴三枝九葉頂冠,立得整齊。
穿上同一樣式的衣裳,戴同樣的發冠,人靠衣裝這句話便瞬間失去道理。
分明是相同的衣裳,穿在不同的人身上, 就是不同的感覺。
景天常年保持運動,與其他終年埋身書海的人差異巨大。
這三百餘人, 許多身形都稱不上好看,或含胸佝僂, 或略有臃腫。
如陳君然等挺拔清潤之列, 又顯得幹瘦。
景天身姿頎長挺拔,一身簡單樸素的公服似量身定製,腰封一束,便是寬肩窄臀, 健美身形顯山露水。
麵如冠玉劍眉星目, 端是器宇不凡。
站在景天身側的一個貢士, 看到景天時不禁低頭自審, 有一瞬間懷疑自己穿的,與眼前之人穿的,不是同一套公服。
候了兩刻,有禮部鴻臚官員前來引路,領至清和殿前。
殿前台基上,身穿朝服的文武百官已就位,按品級依次排列,王公侯爵站於台階上,文武百官站於台階之間的平台上。
一眾貢士在引領下,順著台階直上,按會試名次排列,立於百官之末。
清和門內兩旁與殿簷下置有樂隊,適時奏響製式大樂。
整個殿前近乎上千人,這場麵堪稱壯觀,讓人不由得穆然起敬。
一眾新科貢士頭次見這般大場麵,均正襟肅立。
景天站在貢士第四的位置,身處數百博學官高當中,微微垂首,沒有多餘的動作,力求與旁人無二。
禮部鴻臚官在清和殿內東側放了一張黃色案桌,由內閣學士將填好的黃榜置於黃案上。
至此,傳臚大典就算準備妥當,後差了人去紫薇宮奏請華元帝。
台基上站了數百人,卻寂靜無聲,靜待華元帝禦駕清和升坐。
金烏緩升,華元帝身穿禮服,升坐台基之上。
華元帝坐定,禮官唱禮,公侯與文武百官帶頭行三跪九叩大禮。
景天跟著上前一步,跪下磕頭三個,起身,再上前一步,又跪一次。
如此三次,便行完三跪九叩禮。
禮成眾人起身,禮部鴻臚寺卿開始宣製。
“華元十五年,春,三月十二,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宣製完畢,對照黃榜唱一甲姓名。
“一甲頭名,李全!”
“一甲頭名,李全!”
“一甲頭名,李全!”
第一甲三名每次唱名三聲,響徹清和上空,傳入眾人之耳。
下有鴻臚寺丞引導狀元出班,景天跟隨鴻臚寺丞的指引,從眾人當中出列,跪在了禦道左側。
雖然是跪,景天卻跪得豪情萬丈,在此大典之下,當著舉國公侯百官與新科貢士,被唱名三次公布頭名,實在意氣風發。
看來他的策問文章與華元帝觀念相合,若是不出意外,接下來的兩年,將會實行他列出的政策。
景天跪下後,鴻臚官又唱一甲二名。
“一甲二名,張士謙!”
“一甲二名,張士謙!”
“一甲二名,張士謙!”
三聲之後,張士謙被引出班,跪於禦道右側,位置比頭名靠後。
“一甲三名,於連居!”
“一甲三名,於連居!”
“一甲三名,於連居!”
於連居出班後跪於禦道左側,與景天在同一側,位置又比二名稍後。
一甲三名出爐,而後依次唱名第二甲三甲排名。
二甲三甲姓名隻唱一次,且不用引導出班。
景天跪在禦道旁滿頭疑問,所以他得了頭名,要跪在這裏等大典結束?
感受炙熱的日頭曬著脊背頭頂,又無人讓他起來,景天隻得認命。
看來風光無限也是要付出代價的,還好傳臚大典也快結束了。
終於唱完二甲三甲,等候多時的樂隊奏響樂章,諸位進士又行三跪九叩禮。
景天長舒一口氣,這下算是結束了,可惜陳君然與李言卿隻是同進士出身,日後不知授官何處,隻怕不能常見了。
大典完畢,華元帝起駕還宮,禮部侍郎捧起黃榜,放在雲盤之上,宮人打了黃傘在前引導,出得清和門,穿過皇宮東側門,將黃榜張貼於東門街。
王宮侯爵文武百官與進士跟隨黃榜出宮。
景天身為一甲頭名,一眾進士自覺將他讓至最前,一同前去觀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