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景天離開清水溝,過去整整四天,按理應該快回來了,半夏卻不免有些擔心。
湘廊是黎國七洲之一廊洲的首腦地,為廊洲最繁榮的地界,廊洲之主湘王和州府軍民大臣柳知府的府邸都坐落在湘廊。
而山河縣直隸湘廊治下,離湘廊主城算不得太遠,當初半夏坐在劉婆子的馬車裏,走走停停兩天的時間就到了這裏。
就算景天和李老漢步行至縣城,再乘車前往湘廊,兩天時間也應該到了湘廊才是。
如今過去四天整,景天和李老漢卻毫無回轉的跡象,也不知他們有沒有順利找到她藏的的銀錢。
半夏想著想著,不知道過去多久才睡去。
次日清晨,半夏依然按時醒了過來,趕著天色早,去了山上一趟。
翠枝再沒有讓大狗看著半夏,也沒有叫半夏一起下地,隻是叮囑了半夏一聲,她和王氏大狗要去地裏耙地,讓半夏差不多的時候回來做飯。
翠枝先把半夏繡好的鞋麵布送去村長家,從村長手裏一並收了三份活的錢,那二兒媳果然也是要一份的,特別是看了那兩人的成品之後。
小桃和李氏拿著鞋麵布,看著上麵的花色愛不釋手,因為心境與年齡不同,自覺自己這一份比對方的好看。
翠枝帶上二媳婦兒的布料要回轉,李氏忙跟了上去,“我去送送人翠枝。”
翠枝自然知道,李氏為何如此熱心送她,到了拐角處,翠枝把村長付給她的錢拿出來,數了十八文還給李氏。
“上次你已經付過錢了,我不會多收你錢的,這是你的那份。”
李氏左右看了看,接過錢收起來,“翠枝你真是好人,我一定給我娘家人說道說道,讓她們喜歡都來找你做。”
翠枝淡然一笑,“好,那我就先謝謝你了。”
告別李氏,翠枝將鞋麵布和絲線包起來,直接去了地裏幹活。
午飯時,半夏做好了飯,眾人回家一看,半夏果然又從山上帶回兩隻野雞。
翠枝把收到的五十六文錢交給半夏,對半夏和景天時常從山上帶回活的野物很是好奇。
“能不能跟嫂子說一下,這些雞都是怎麼抓的,上次二狗找我要繩子,是不是就是為了這事?”
半夏把銅板數了數,遞給翠枝二十文,“是,但我也不知道怎麼說,等瑾郎回來,嫂子親自問他罷。”
這次的陷阱被破壞了,半夏都沒有重新布置,不是她不想,而是實在沒有力氣把樹枝壓彎,那樹枝快要趕上嬰兒手臂粗細。
看景天並沒有費盡全力,而她使出吃奶的勁兒也沒能撼動,半夏對景天的力氣有了新的認知。
“半夏你這是做什麼?”
翠枝沒有收半夏遞過來的錢,這錢是半夏憑本事掙的。
“拿著吧嫂子,要是沒有你出去接活,我也空有一雙手。”半夏把錢往翠枝手裏塞。
翠枝卻突然冷下臉來,“在你眼裏,嫂子就是這麼斤斤計較貪得無厭是麼?旁人找你刺繡還得給錢,你給我做的那雙鞋就夠了,不用再給我錢。”
半夏手頓了頓,她曾經生活的地方,就是得斤斤計較,你不能欠別人的,落人話柄,讓人有可趁之機,也要防著別人拿了你的。
翠枝見半夏不說話,便把半夏的手摁了回去,“又不是多少錢,幾十文而已,你憑一己之力賺回來的,就留著作體己錢,買些女人家的玩意兒。”
半夏默默將銅板收好,“謝謝嫂子。”
翠枝笑道:“這話說的,一家人哪來什麼謝不謝的,趕緊吃飯吧,餓死了。”
“嗯。”
吃過飯,半夏帶上三狼,跟著翠枝一行人下地,她要盡快適應農家的耕種生活。
走在路上,半夏朝後山的方向看了看,山間的小路像一條麻線,上麵並沒有行人歸來。
半夏學習東西很快,拿上鋤頭,跟在翠枝身後,把地裏的土挖鬆,成坨的土塊敲散,耙平。
翠枝時不時看一下半夏,怕半夏第一次下地不適應,卻隻見半夏麵色發紅,額頭滲著汗珠,沒有絲毫懈怠。
到了下午,翠枝眼尖,看到半夏手上起了幾個水泡。
“半夏,你回去吧,等你到家差不多是該做晚飯的時候,咱慢慢來就是,一口又吃不成胖子。”
抬眼看了看日頭的高度,雖然日頭還高,但半夏領了翠枝的好意,一會兒她手上的水泡該破了,得不償失。
“那我回去了,三狼我們走吧,回家。”
三狼在遠處樹蔭下,聽到半夏叫回家,立刻起身撒著歡兒跑到半夏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