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紙在指中,剪出樂趣與智慧(1 / 2)

紙在指中,剪出樂趣與智慧

幼教天地

作者:錢鈺

摘 要: 一切的創造都源於生活,要引導幼兒接觸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擴展幼兒的審美視野,在創作活動中讓幼兒萌發創作的欲望。作者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開展剪貼畫教學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幼兒教育 剪紙 創新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由此可見,教師要“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使幼兒“感受和發現美”,以及“表現和創造美”。教師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應視幼兒為創造的主體,為幼兒創造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美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技巧。而在實際活動中,美術教育存在著灌輸美術技巧、複製作品、創新激發不足、興趣培養方法不當、教學內容遠離幼兒、幼兒審美視野狹窄、作品不豐富的問題,影響到幼兒的活躍創新思維。

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剪貼畫教學可以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給幼兒的活躍思維提供平台。剪貼畫活動主要以剪和貼為主,因此,探討如何增強剪貼畫教學的趣味性,對激發幼兒的興趣對剪貼畫教學有著重要意義。

一、激發“興趣”,領略作品的內容

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說:“沒有形象的呈現,就沒有創造活動。”一切的創造都源於生活,要引導幼兒接觸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

(一)選擇與幼兒年齡特點相符合的教學內容。

在選擇活動教材時,要根據該年齡階段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及其生活經驗規律,從幼兒的生活經驗中挖掘內容,選擇幼兒既熟悉又感興趣的題材。教師在預設一些內容後,可鼓勵幼兒在自己的興趣點上,讓幼兒生成自己想創作的東西,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如小班幼兒可在“可愛的小兔”作品中貼上小草,大班幼兒的“熱鬧的馬路”上可自主貼上紅綠燈、汽車、大樹等。

(二)帶領幼兒認識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的美。

在初學剪貼畫的階段,要讓幼兒形象地認識形狀。為此我們要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世界萬物的形態,在生活中觀察建築、環境設計,了解周圍的一切,獲得深刻細致的生活感受。如我組織幼兒去自然角觀察小草,發現它的葉子有心形的、橢圓形的、圓形的。平時,我也用照相機拍攝許多生活環境中的照片,讓幼兒發現、觀察,培養幼兒的生活情趣,提高幼兒的審美修養。

二、品味活動的“興趣”,體驗創作的自由美

自由美是藝術獨立自主的形式美。我們要引導幼兒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美術活動中自主創新,自由表達。

(一)運用新穎的組織方式,激發幼兒剪貼畫創造的欲望。

1.提供部分示範,發展創造性思維。

如組織幼兒剪貼《可愛的小兔》,我隻進行小兔頭的示範,讓幼兒發揮想象,可以是躺著的小兔,可以是在跳的小兔,並“添枝加葉”。小班幼兒可能聯想小草及綠色的草地,中大班幼兒可能聯想到兩隻、三隻,聯想至蘿卜、白菜、田野、森林、小鳥等,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麵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