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守禮的選擇(3 / 3)

王張氏覺得王如梅的話很有道理,在守禮的事情上首先應該找柯老爺算賬。假如柯老爺不讓守禮去送信,他還會離開家嗎?

可是當王張氏找王來喜說起此事,王來喜隻是歎氣。怎麼能怪到柯老爺頭上呢,自己的孩子不爭氣非要走上歪路。人都已經當土匪了,柯老爺恐怕也沒有......王來喜忽然靈光一閃。

如果真的是海鷂子給守禮許下過什麼承諾才讓守禮迷了心竅,一心想著上山當土匪。那不如去找柯老爺,讓他再給海鷂子寫一份信把守禮趕回來就是。海鷂子雖然是土匪不過好像對柯老爺非常敬重,柯老爺的話應該會起到作用。隻要海鷂子把守禮趕下山,他還有什麼理由繼續留下。

王來喜想到這裏連忙動身去柯家寨。

當王來喜對柯老爺說完守禮去當土匪的事後,柯老爺捶胸頓足自責不已。

柯老爺說:“我原本覺得守禮這孩子機靈不會觸怒海鷂子才讓他上山送信,沒想到他竟然會跟著海鷂子一同落草,是我糊塗。”

王來喜:“柯老爺不用自責,是我家孩子不懂事被海鷂子迷了心竅。我來就是想讓柯老爺再給海鷂子寫上一份信,請他把守禮趕出寺口。海鷂子對您敬重有加,您的話他應該會聽。再說守禮也還小,等他再長幾年明白了是非善惡自然不會再錯下去。與其這樣不如現在就將他趕出來,免得海鷂子日後麻煩。”

柯老爺點點頭:“嗯,是這麼個理,海鷂子雖說是土匪,但為人還是可以的。我現在就寫信給海鷂子。”

柯老爺說完鋪開筆墨稍作思索,言辭懇切給海鷂子寫了一封信。

王來喜得了信快步回家,收拾收拾準備明早上山把守禮找回來。

第二天,王來喜駕了一輛驢車正準備上路。董三彪一瘸一拐從家裏出來擋在王來喜麵前。

董三彪今天很精神,一改往日的邋遢和病態湊到王來喜身邊大聲說:“兄弟,你一個人上山我不放心啊,我陪你一起去吧,也好有個照應。”

王來喜沒想到這個瘸腿姐夫也要湊熱鬧,可是他自己都行動不便。

王來喜:“姐夫,你就回去吧,你的心意我領了。我是去土匪窩找兒子,帶上你不方便啊”

董三彪嘿嘿笑道:“你才說錯了呢。我以前也是馬家軍的兵,和海鷂子算是同袍,就算扯關係我也比你近。而且那寺口山上我比你熟。帶上我,你會少走很多彎路的。我知道有一條近路剛好能走你這驢車。”

王來喜看看這個平時因為病痛折磨,都不怎麼說話的姐夫,感覺他竟有些高深。董三彪裹著破舊的羊皮大衣爬上驢車坐穩,兩隻手抄在衣袖裏笑著說:“走吧,別墨跡。趕下午我們就把守禮接回來了”

王來喜沒法,隻好甩開鞭子趕車前進。

一路上,董三彪東拉西扯給王來喜講這天景山上的故事,從漢朝的蘇武牧羊一直講到宋代的西夏帝國。王來喜心裏本來因為守禮的事焦躁煩悶,董三彪講的故事他也沒有聽進去多少。

快到正午時分,王來喜在董三彪的指揮下將驢車趕進一條山溝。山溝南北走向,是雨水多年衝刷形成的泄洪溝,底部正好能容驢車通過。在溝裏繼續前行十多裏地,驢車向西拐進一片布滿碎石的山穀。山穀兩側怪石嶙峋,峭壁懸崖疊嶂重重。

“再走不遠就到寺口了,你看峽穀裏那些棧道都是古代打仗時建的,這裏可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呀。”董三彪指著橫在山腰的棧道和索橋給王來喜介紹。

驢車在一個狹小的穀口停下。前方不遠處,幾個巡邏的土匪正向他倆走來,王來喜拉著董三彪緩緩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