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敵情的變化(1 / 2)

從眼下上級通報的情況來看,此次旱災不僅是太行地區。冀南和冀魯豫那邊,甚至比太行區還要嚴重。此次的旱災,幾乎可以說席卷了整個華北敵後根據地。眼下的太行區,在幾個敵後根據地還算是輕的,但也有百分之八十的縣受災。

各個根據地之間又被日偽軍封鎖線分割,人員的流動尚且困難,更何況是相互調糧食支援了?再加上之前日偽軍對潞東地區,進行規模空前的大掃蕩,造成的嚴重破壞。今年的糧食問題,幾乎成了最頭疼的問題。

坐在自己的團部內,李子元靜靜的思考著,該怎麼渡過眼下的難關。一千多人的部隊,衣食住行都是大問題。部隊吃不飽肚子,那裏來的戰鬥力?還有劉雁來希望能夠解救被抓到壺北縣城,以及平川據點的青壯年和那些被搶走的大牲口。

天災人禍接連不斷,困難一個比一個大。糧食問題,解救被捕的青壯年,這兩個問題現在是頭等大事。剛剛經曆一場大戰,部隊眼下構成又相當複雜的情況之下,部隊現在有沒有打一場硬仗的能力,李子元還是清楚的。

李子元認為至少沒有一個月以上的整訓、成型,部隊現在至少還無法全部出動。更何況,眼下敵情的急劇變化,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一時還很難說的清楚。牽一發而動全身,無論是打了壺北縣城,還是平川據點,身後的日軍不出動幾乎不可能。

而眼下的部隊現狀,應該還是以短時間之內休整、整訓為好。可這事又同樣是火燒眉毛,一旦這些青壯年被送往其他地方做勞工,想要在解救恐怕就困難了。部隊目前的現狀,又讓李子元不能不慎重行事。

想起劉雁來的囑托,李子元將視線從門外的天空收了回來,轉向身後掛著的整個潞東形勢圖上。隨著形勢的變化,整個潞東周邊的敵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駐紮在南同蒲鐵路和晉東南的三十六師團,已經開始大麵積的收縮防區。

將很大的一部分防區,都已經移交給了偽軍。不僅各縣的偽警備隊,不斷的開始擴充實力。甚至還將整個壺關以南的防區,整體移交給了汪偽第二方麵軍。將自己所有的兵力,都收縮到了鐵路和公路沿線。

同時日軍將前一段時間投敵的,晉綏軍駐紮晉東的一個保安團,以及先後投敵兩個步兵營合編成了一個偽軍師,開進了潞東地區。原本駐紮在晉東南的偽晉南建國軍,被撤銷了編製並入各縣警備隊。

在李子元看來,日軍這一手玩的是相當漂亮。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之下,他們既需要偽軍配合他們,充當打手為他們效力,以減輕對自身的兵力牽製。但對偽軍也表現出來極其的不信任,並進行了種種的限製。

采取了編製給的極大,但真正的實力則壓縮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按照這個汪偽第二方麵軍的實際情況來看,這個晉南建國軍以及後期投敵的這個偽軍師,編入汪偽第二方麵軍是最好的一個處置辦法。

但日軍卻並未這麼做,而是將投敵這部分晉綏軍,單獨變成了一個師。在拆散了晉南建國軍之後,將這個師調入潞東地區接替原來偽軍防務。這種分而治之的辦法,即減輕了日軍自身的負擔,並在整體上加強了偽軍的實力。

可幾部分偽軍分屬各個建製,導致其各部各自為戰,又不能形成一個整體。即便是其中一部分偽軍有異動,但也先不起來什麼太大的風浪。各縣的偽警備隊自成一體,隻服從各縣的日軍駐軍指揮。

南麵的汪偽第二方麵軍,表麵上是歸屬南京汪偽政權管轄,實際上是自成一體。除了那位總司令之外,南京方麵是指揮不動的。這支偽軍現在有兩個軍的編製,在加上直屬部隊足足三萬人的武裝。

老西北軍底子出身,部隊的戰鬥力並不弱。在日軍整補之下,裝備也算是精良,自己還設置有一個兵工廠。可以製造手榴彈、複裝子彈,以及少量製造步槍。不過這個汪偽第二方麵軍怎麼應對,那是軍區的事情,暫時還輪不到自己操心。

而自己眼下需要考慮的兩股偽軍之中,除了潞東地區的偽警備隊這個老對手之外。就是日軍利用之前投敵的晉綏軍編製成的,表麵上是一個師的建製,實際上兵力隻有三千多人的師。

這個師明麵上歸屬山西偽綏靖公署指揮,實際上卻是由長治日軍,直接控製的一支機動部隊。盡管晉綏軍的戰鬥力普遍不強,但李子元卻並未因為這一點輕視這支偽軍。就算打野戰不行,可是擅長打防禦戰卻是晉綏軍一個強項。

不過敵情雖說出現了變化,但也並非都是壞事。三股偽軍各自隸屬不同的建製,可以說各自為戰。表麵上都是歸日軍指揮,但是究竟心理怎麼想的,隻有這些偽軍將領自己知道。日軍這種手段,雖說加強了對各部偽軍的控製,避免任何一家做強威脅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