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疑惑(2 / 2)

溫和的氣候、充沛的降雨量,發源於山區大大小小河流,讓這一片地帶成為有名的富庶縣。山上漫山遍野的茶園,山下四季宜耕的土地,成片的竹林和盛產貴重木材,以及各種中草藥,珍貴毛皮的原始森林。

本身就富庶,即便是川軍內部混戰,這稅都已經收到了幾十年後。但隻要沒有大的天災人禍,老百姓的日子還是過的下去。一般這種地方的人,別說當紅軍這種造反,被某些輿論汙蔑為土匪的軍隊,就是當川軍的都極少。

當時自己的那個縣,出來當紅軍的原來好像就自己。如果老班長說的是實話的話,他也隻能算是半個。按照道理來說,這種老鄉的關係應該更加親密一些。可之前的事情,李子元並未感覺到。

可如果他真的與自己關係密切,那麼李子筠在軍分區審查的時候,他怎麼沒有相認。而李子筠從軍分區完成審查之後,也一直都沒有與自己提過這件事情。就算自己不認識,但李子筠要說不熟悉,那可就真的不對勁了。

他並不是懷疑老班長會對自己不利,隻是有些話不太相信而已。看著老班長臨走之前放在桌子上,並未帶走的那包老刀牌的香煙,李子元陷入了沉思之中。眼下出了李子康這個意外,自己還是慎重一些為好。

之前自己一個親人都沒有,現在卻一下子冒出了兩個。如果老班長說的那些是真的話,說他是自己的親人也不算過。李子元敲了敲麵前的桌子,想了良久也沒有想明白老班長的真正意圖。

被搞的一頭霧水的李子元,想了想還是決定老班長下地方的事情,還是與分區首長商議一下為好。其實李子元認為讓老班長擔任自己部隊的供給主任,是一個最恰當的安排。當初老班長下自己部隊的時候,李子元就與分區首長談過。

老班長雖說沒有什麼文化,年紀也相當的大。但為人誠實,沒有太多的花花心眼。在紅軍時期就當過團供給主任,隻是因為部隊縮編又回來擔任炊事班長而已。對供給工作,也算是熟門熟路。讓他擔任這個供給主任,還是一個恰當的人選。

隻是老班長死活不幹,寧願到團部當一個炊事班長,也不願意幹這個供給主任。原因他不說,別人也不太好問。當事人自己死活不同意,這件事情也就暫時撂下了,隻是上級也一直都沒有給他這裏另外派人。

想了想,李子元還是決定這件事情,等到自己回分區之後再說。至於眼下,一個是開展大生產運動,一個就是部隊的訓練。李子元還是決定等到馬永成,從分區開完會回來之後,召開一個連以上幹部會議。

這兩件事情,李子元知道要清楚的掌握好之間的度。既不能讓農業生產衝擊部隊的訓練,也不能將大生產運動丟在一邊不聞不問。看著天上湛藍,沒有一絲雲彩的天空,李子元歎了一口氣。如果老天爺在不開恩,下一點雨的話,這一年收成又要徹底的完了。

現在的農業,都是指著老天爺吃飯。老天爺不下雨,這莊稼地就沒有水灌溉。尤其是在壺北和潞東的根據地,大部分都是山坡地。沒有其他的水源,對雨水的依賴性更大。老天爺不給麵子,這收成恐怕就指望不上了。

沒有收成,老百姓就吃不上飯。老百姓吃不上飯,軍隊也成了無水之源。最關鍵的是,軍隊吃不飽肚子就沒有戰鬥力。當年的紅四方麵軍百丈關失利,除了一些必然因素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

就是部隊剛剛經過最艱難,也是最折騰,更是糧食最困乏的二過草地。部隊從上到下,都處在嚴重疲憊不堪的程度之外。長期的糧食短缺,嚴重的影響到部隊的體力,也造成了戰鬥力銳減,以及非戰鬥減員的增大。

李子元到現在還記得,當初如果不是看軍旗,單看那些一個個麵黃肌瘦、衣不遮體的幹部、戰士,他幾乎都不相信這是紅軍。在富庶的成都平原上,當年南下的紅四方麵軍招不來兵,甚至被稱為黴老二、棒老二,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長期吃野菜的部隊,與營養充足的部隊,在戰鬥力對比上本身就是一個最嚴峻的差距。這不是單靠意誌力,能夠完全彌補的。營養不良並不是吃不飽飯那麼簡單,是對戰鬥力實實在在的影響,更會造成非戰鬥減員的增加。就算沒有傷員,可病號滿營這部隊還怎麼帶?

去年是靠著自己冒著極大的風險,從鬼子眼皮子底下搶出來一批糧食,在加上上級從沒有受災的北麵調運來一批糧食。以及潞東地區災情並不太嚴重,整個潞東軍分區上下才沒有坐困愁城。但今年呢,如果這種旱災持續下去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