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方政府社會管理體製創新研究(1 / 3)

地方政府社會管理體製創新研究

地方經濟

作者:宋文靜

摘要:地方政府社會管理體製創新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盡管秦皇島市在基層流動人口、農村社會和暑期等管理方麵,以及綜治和信訪的維穩、社會保障管理及安全生產管理等方麵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舊麵臨大量的社會管製阻礙。在社會管理體製上要增強創新力,要創建以人為本的社會管理宗旨、塑造服務型政府、大力發展社會組織、進一步完善城鄉網格化社會管理。

關鍵詞:地方政府;社會管理體製;創新;秦皇島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0-0-02

一、秦皇島在社會管理體製創新方麵取得的成績

在基層綜治維穩方麵,出台了《關於整合基層綜治維穩資源,在全市鄉鎮(街道)建立綜治維穩中心的意見》,全市鄉鎮(街道)綜治維穩中心、村(社區)綜治工作站建成率均達到100%,並以縣區為單位,統一了名稱標誌、工作職責和檔案台賬,完善了服務管理功能,提高了綜治維穩中心規範化建設水平,使鄉鎮(街道)綜治維穩中心和村(社區)綜治工作站成為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糾紛調控、治安防控指揮、聯係群眾工作和指導平安創建為一體的有效平台,基本實現了矛盾糾紛聯調、突出問題聯治、重點工作聯動、基層平安聯創、便民實事聯辦、社會管理聯抓。今年以來,全市95%以上的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難事不出縣、矛盾不上交。

在信訪維穩方麵,推行信訪維穩“八三工作法”,加強聯合接訪服務中心建設,整合便民窗口、便民熱線、群眾信箱、“民意110”等聯係群眾的方式、渠道。全市各級行政執法部門分別建立了行政調解委員會及行政調解室,1086個規模以上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以及2404個村(社區)建立了人民調解組織,並與唐山、承德和遼寧葫蘆島等行政接邊地區建立了38個聯合調解組織,全部達到了“五有六落實”的規範化要求。市級建立了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出台了醫療糾紛人民調解處置辦法,還在交通、勞資、礦產資源和水利水務矛盾糾紛突出地區建立了專業法庭,推動全市排調工作向兩新組織延伸、向強化排查延伸、向重點熱點問題延伸、向強化問責延伸,全市排調覆蓋麵達到了100%,各類矛盾糾紛化解率超過97%。

暑期工作曆來是秦皇島市社會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市政府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安全保衛、環境保護、城市麵貌、服務保障“四個上新水平”的總目標和“安全穩定、海水幹淨、服務上乘”的核心要求,在加強和創新暑期管理服務方麵,始終堅持“以麵保點”的維穩工作思路,啟動實施了“136”工程。“1”就是一套“網格化管理”工作體係。按照“全社會參與、全方位覆蓋、全天候運行、全區域平安”的要求,研究製定了《秦皇島市建立完善暑期基層網格管控機製的實施方案》,通過“定格、定人、定責”,不斷深化以北戴河區為中心的“網格化管理”工作體係。“3”就是完善“三道防線”。不斷深化以北戴河為中心的省界、市界、區界“三道防線”建設,建成了智能卡口查緝布控係統,安裝了智能卡口係統和電子警察係統。按照“定崗、定人、定責”要求,建立了17個警務工作站,通過加強外圍防控,堅決防止各種危險因素流入。“6”就是織密“六張防控網”。通過加強重點部位安全防控網、日常巡邏防控網、基層社會麵防控網、打擊犯罪防控網、網絡科技巡查防控網、情報信息防控網建設,推進“環秦板塊”區域警務合作機製,進一步嚴密了點線麵結合、動靜結合、多警聯動的規範化、網格化巡控體係,實現了資源整合、整體作戰、扁平指揮、實時調度和信息共享,提升了暑期服務保障水平。

農村社會管理是整個社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著力點和切入點。秦皇島市借鑒肅寧經驗,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實施了“六六工程”。即農村社會管理工作的六個覆蓋、六個提升。包括加強基層黨組織全覆蓋,提升黨組織戰鬥力和凝聚力;加強民主組織全覆蓋,提升民主管理能力;加強經濟合作組織全覆蓋,提升服務經濟發展能力;加強綜治維穩組織全覆蓋,提升維護和諧穩定能力;加強文化組織全覆蓋,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加強社會保障組織全覆蓋,提升民生保障能力。

在流動人口管理方麵,在2007年,市委和市政府推出了《關於加強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工作的意見》,明確了“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控人”的總體思路。並從管理理念、管理內容、管理模式等方麵提出了新要求。在體製方麵,在市、縣兩級創建了流動人口整體治理領導團隊,立為政府和黨委的日常議事部門。另外還引入了人口計生、勞動和公安等大約20多個職責機構,下麵建立合署辦公的整體治理辦公室,讓流動人口服務治理任務實現了由部門管理為主向政府綜合管理轉變。在各鄉鎮(街)分別設立了流動人口綜合管理服務站和分站,將人口計生、教育、公安、地稅、文化和勞動保障等方麵的公共管理與服務,通過基層管理服務站和分站延伸到村。同時,按照出租房屋150∶1或流動人口500∶1的比例,麵向社會共招聘出租房屋專管員和流動人口約451位,承任日常治理和流動人口調查摸底的職責。在機製方麵,探索實行了流動人口《暫住證》“一證式”綜合服務管理新模式。規定公民離開戶籍地來到秦皇島市轄區範圍內暫住,要持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到公安派出所置辦《暫住證》,在流入地,憑《暫住證》可享受到和戶籍人口一樣的計劃生育教育和服務、勞動就業保障、醫療衛生保障等“居民化”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