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薑維有些疑惑的對諸葛尚道:“不知道賢侄你是如何借著這一千多人,嚇走了鄧忠的一萬多大軍!”諸葛尚微笑,將李滄海虛張聲勢,嚇唬鄧忠之事說了一遍。薑維聽完,不由得哈哈大笑,抱拳對李滄海道:“李先生真是神算,神算啊,薑維佩服至極!”
李滄海嘿嘿笑了兩聲,頗有些得意的說道:“能得到大將軍的這麼高的評價,在下不枉來到這三國……這蜀地來一遭了,哈哈!”薑維有些驚詫道:“怎麼,李先生不是蜀地人麼,那你是來自何方?”
李滄海支支吾吾兩聲,道:“在下其實是來自長沙市……郡,長沙郡,很小的時候就流落蜀地,在蜀地已經三十多年了,應該算是個蜀人!”他說話吞吞吐吐,頗為奇怪,諸葛尚跟他相處幾天了,自然不會懷疑什麼。但是薑維可是個老謀深算之人,他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神色,早已經起了疑心。
薑維不動聲色,微笑著問李滄海道:“眼下我軍腹背受敵,北邊還有鍾會的十萬大軍,南邊的鄧忠、師篡和王頎若聯合,隻怕兵力在兩萬以上,鄧艾再從CD率大軍趕來,形勢會相當危急。李先生神機妙算,不知有何妙計,不知可否指教一二?”
李滄海翻了翻白眼,抱拳笑道:“大將軍心中早已有定奪,又何必來問我這笨蛋……愚笨之人呢?”薑維沒有繼續問他,而是問諸葛尚道:“賢侄你覺得,如今這種局麵,我軍究竟該怎麼辦?”
這些日子,諸葛尚痛思綿竹慘敗的原因,心中對於謀略之事已經漸漸的有了一些感悟,至少不再象過去那樣隻知道猛衝猛打。尤其在碰到李滄海之後,對於李滄海神出鬼沒、天馬行空的謀略,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略微思考了一下,說道:“我認為,這劍閣是不能守了?我軍隻有撤走,將來反攻才能有勝算。”
薑維臉上露出欣慰之色,畢竟諸葛尚不再象過去那樣就知道直來直去了,他已經從一個有勇無謀的莽夫開始慢慢轉變。當下他再問:“劍閣不能守,究竟是何原因?我軍若撤出劍閣,將來要往何處去?不知賢侄能否詳細敘說?”
諸葛尚用筷子輕輕敲打小幾,看著書房中那盞油燈的一點火花沉思。藍竹君和薑維都是笑吟吟的看著他,李滄海又開始用手摸著自己的光頭,似乎在搜腸刮肚的回憶些什麼東西,根本就沒有參與到他和薑維的對話中來。
良久,諸葛尚道:“第一,敵眾我寡,鍾會和鄧艾兩軍相加,少說也有十五萬精兵,我軍隻有一萬五千不到,以一對十,兵力相差懸殊;第二,劍閣本是天險,但是鄧艾派兵從南麵攻打,這地利優勢我軍已經不具備了;第三,我軍已經斷糧,這一點相當致命……”
說到這裏,諸葛尚歎了口氣道:“我雖然知道要撤退,但是實在想不出該撤往何處,蜀地大部分地方已經淪陷,隻有劍閣和建寧兩地還在抵抗。從劍閣到建寧,千山萬水,要經過梓潼、綿竹、CD等鄧艾控製的地區,絕對是行不通的。小侄愚笨,實在想不出來該撤往何方,這一仗我們守也不是,撤退也不是,實在是凶多吉少。”
諸葛尚心中剛剛燃起的希望之火,又被自己的一番思考所撲滅,不由得心如死灰,麵色灰白。藍竹君看他麵色慘白,伸手拉了拉他,示意他不要著急,諸葛尚渾然不覺,隻是呆呆的看著薑維。
薑維微微一笑,緩緩的說出幾個令人驚訝的字眼來:“撤往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