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驅虎吞狼(1 / 2)

此言一出,不隻是諸葛尚大吃一驚,李滄海更是從地上跳了起來,張大了嘴巴道:“魏……魏……魏國,大將軍,你不是開玩笑吧?北邊的鍾會,可是有十萬精兵,我軍撤往魏國,那不是送死麼?”

薑維搖了搖頭道:“這等大事,我怎麼敢開玩笑呢?”

他話鋒一轉道:“當年我為了躲避權臣黃皓的陷害,效仿武侯漢中屯田之事,在隴西的遝中之地屯田。經過多年經營,遝中之地已經是糧草豐足,民心歸附。我軍若能退往遝中,用當地糧草,吸收當地民眾補充軍力,再聯合隴西的羌族,不出半年就可卷土重來。”

李滄海道:“遝……遝中在何地,鍾會難道沒有派兵去攻遝中麼?”

薑維道:“遝中在漢中的西邊,鍾會急於尾隨我軍,並沒有派兵在遝中駐守。從劍閣前往遝中,有兩條路,一條是效仿鄧艾,從陰平小道過去,雖然安全一些,但是山高路遠,沒有兩個月難以到達;另外一條就是從劍閣北麵出發,取道漢中,從平原之地過去,不出半月就可以到遝中。隻是,這條路太過危險,如果鍾會尾隨而來,兩軍在荒野之地決戰,我軍將全軍覆沒。”

“但是!”薑維加重了語氣道,“如果我軍到了遝中,那裏地勢險竣,糧草充足,又有隴西的羌族人相助,是不用怕鍾會大軍的。我軍在遝中站穩腳跟,然後派人前往南方聯合建寧的霍戈,再從雲南的孟優大王那裏搬請蠻族之兵相助,南北夾擊,複興漢室才有希望啊!”

薑維說的孟優大王,是雲南蠻族各部落的大王,當年威震天下的南蠻大王孟獲的弟弟。自從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之後,以諸葛亮為首的蜀國一方,大力扶持雲南蠻族發展生產,雙方關係一直相當好;若蜀軍開口借兵,想來孟優必然應允。

諸葛尚細想薑維的撤軍方案,覺得有好幾處不妥,於是道:“師叔,去遝中固然好,但是去了遝中之後,鍾會若派軍圍攻,我軍就隻有還手之力,很難發展起來再反攻CD就算將來實力壯大了,可以反攻CD若魏軍守住劍閣天險,那我們豈不是作繭自縛?”

薑維眼中再次閃過一絲欣慰之色,這個十九歲的猛將師侄,慢慢的成熟起來了,看問題越來越全麵。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李滄海忽然冒了一句:“這個問題不是問題,請少將軍放心,鍾會不會派人去攻打遝中,鍾會和鄧艾也不會派人守劍閣的!”

諸葛尚一驚,薑維眼中疑惑之色再次閃過,他微笑著問李滄海:“李先生何出此言?”

李滄海咳嗽了兩聲,清了清嗓子頗為自信的說道:“鍾會和鄧艾這兩人,都是野心勃勃之輩,恐怕都有占據蜀地自立之心;而且,鍾會和鄧艾兩人向來不和,隻要鍾會進了蜀地,兩人肯定會起衝突,到時候就是我軍可乘之機。此計名為‘驅虎吞狼’之計也!”

他得意洋洋,頗為誌得意滿,隻是他的話實在過於匪夷所思,諸葛尚驚訝萬分,薑維也是將信將疑。鍾會和鄧艾兩人不和之事,他略知一二,但是說這兩人都有占據蜀地自立之心,實在是聞所未聞。

當下薑維問李滄海,聲音頗有些嚴厲的味道:“李先生,你說鄧艾和鍾會都有占據蜀地自立之心,此話有何根據?你說鄧艾和鍾會向來不和,又是從何得知,你到底是什麼人?”他本來就對李滄海的身份有所懷疑,這時厲聲詢問,大將軍之威一覽無遺。

李滄海趕緊抱拳,慌忙不迭的道:“大將軍息怒,且聽屬下一一道來!”薑維長身而起,按住劍柄,目光炯炯的盯著李滄海。

李滄海額頭上冒出涔涔的汗珠,他用衣袖擦了擦額頭,眼珠子轉了轉,道:“屬下聽說,鄧艾年輕之時,曾經遊曆天下河山,每到一處,就將山川地理形勢畫成文本。有人問鄧艾為何要如此做,鄧艾說,將來行軍打仗,一統天下之時用得著。由此可見,此人野心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