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背水一戰(2 / 2)

諸葛瞻再次點頭,李球看了看陰雲密布的天空,言辭更加激動:“今夜,陰雨即將來臨。鄧艾部屬,多數是北方士卒,並不習慣南方陰雨天氣,加之對我軍絕無防備。我軍借此良機出擊,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必可大勝!”

李球分析得頭頭是道,聽來非常有道理,諸葛瞻心中一喜,但是很快又搖了搖頭。鄧艾用兵如神,如果早有準備,蜀軍必敗;而且,夜襲靠的是主將凶猛,士卒拚命,如果蜀軍陣中最善打仗的第一猛將諸葛尚能帶兵出擊,這夜襲魏營之事才能多幾分勝算。問題是,諸葛尚的傷勢還沒有痊愈!

諸葛瞻正在猶豫之間,一個響亮如洪鍾一般的聲音響起:“李球將軍此言,深得用兵之道,父帥,我們下決心吧,成敗就在此一舉了。”

眾人回首看城樓的樓梯口,一名身高八尺、麵如冠玉的少年將軍緩緩走來,正是蜀軍第一猛將諸葛尚。諸葛尚穿著一身白色戰袍,手執長達丈二、槍頭為銀色的長槍,正大步前來,看上去沒有任何身體不適的跡象。陣陣秋風吹來,諸葛尚衣袂飄飄,快要落山的殘陽照在他的身上,光芒閃閃,他就好像天界下凡的神兵天將一般!

自那日中了鄧忠的毒箭受傷之後,諸葛尚一直潛心養傷。從城牆那邊傳來的喊殺聲、城中百姓大聲招呼搬運傷兵的聲音、還有夜深人靜之時傳來的隱隱哭聲、傷兵輕輕呻吟的聲音……這些聲音一直在諸葛尚心中回蕩,讓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早些好起來,上陣殺敵!

他身體本來就強健,終於在第十二天好轉。今天下午,當隨軍醫官告訴他康複的消息之後,他就迫不及待的來到城頭。當下諸葛尚大步走到諸葛瞻麵前,深施一禮道:“父帥,下決心吧。綿竹易攻難守,我軍又遠遠沒有魏軍士卒精銳,這樣守下去,的確不是辦法。”

諸葛瞻歎了口氣道:“本帥何嚐不想早日破敵,隻是那鄧艾用兵如神,我軍今夜前去劫營,難保他不作提防。魏軍士卒的數量和戰鬥力,遠勝我軍,如果鄧艾有準備,我軍必敗啊……對了,你傷勢可大好了?”

諸葛尚拍了拍胸脯道:“早已經不礙事了,今夜出城夜襲魏軍,我正好可以擔任先鋒!父帥,下決心吧,我們不能再這麼守下去了!”

這是諸葛尚第三次向諸葛瞻請示出兵了,李球和一幹麾下將領,紛紛附和諸葛尚的提議。李球尤為積極,他大聲說道:“魏軍將士向來畏懼少將軍,今夜若以少將軍為先鋒,末將為副,殺入敵營,定然可以馬到成功,旗開得勝。元帥如果不放心,可以再率大軍從後接應,如若那鄧艾沒有準備,那麼我軍可一戰破敵,如若鄧艾有所準備,有將軍接應,我軍也可退回城中。將軍,我軍未戰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啊,下決心吧!”

諸葛瞻側過頭去看了一眼,諸將之中,隻有自己身後的尚書張遵沒有說話。張遵曆來性情穩重,辦事極為牢靠,於是諸葛瞻轉過身問張遵道:“守節(張遵字),CD和劍閣方麵的援兵可有消息?”

張遵拱手道:“啟稟元帥,往劍閣方向派出三撥信使了,一直沒有消息。CD方麵,援兵要從雲南和建寧過來,恐怕還要十餘日,而且,難保黃皓不會從中作梗……”

諸葛瞻歎了口氣,鎮守劍閣的大將軍薑維,雖有三萬精兵,但是目前被魏國大將鍾會的十多萬大軍拖住,恐怕沒有太多希望了;CD和雒城根本沒有兵馬,南方的朱提郡、建寧郡和永昌郡,還有一些人馬,雲南蠻族部落的孟優有幾萬精銳蠻兵,但這幾路人馬都太遙遠了。從雲南到綿竹,山高路遠,沒有一個月是不可能走完的。

隻有靠自己了!想到此處,諸葛瞻終於下定決心道:“好,成敗在此一舉,今夜出兵!”諸葛尚熱血沸騰,摩拳擦掌,隻待率兵出城廝殺。李球往諸葛瞻身後看去,張遵的副將夏侯雷也正在看他,李球眼中泛過一絲喜色,但是轉瞬即逝。

張遵看了李球一眼,猶豫了一下,還是走上前來,緩緩的對諸葛尚道:“屬下聽說,陛下讓我們堅守綿竹,其實是出自十三公主的謀略。屬下還記得,凡是十三公主為我軍獻的計謀,似乎從沒有錯過,所以屬下以為,我們還是再堅持幾日吧,也許援軍過幾日就到了!”

諸葛瞻咳嗽了一聲,緩緩的歎了口氣道:“此一時,彼一時也,我軍今日若不出戰,恐怕再沒有任何機會了!傳我號令,召集眾將到元帥行轅議事!”張遵退了下去,不再言語,他看了看天,天色更加陰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