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務必安好 第二章 回信(上)(1 / 1)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開始進攻韓國,曆時三年的朝鮮戰爭爆發。朝鮮戰爭是朝鮮半島朝韓之間發生的民族內戰,1950年的中國,雖然已經建國,但是全國仍然籠罩在戰爭的陰霾之下,支持朝鮮的中國和前蘇聯和支持韓國的美國等國家也不同程度的卷入這場戰爭。

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韓國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法國、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南非、盧森堡)在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10月25日,中國人民誌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並肩作戰。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後,朝鮮人民軍揮兵南進,勢如破竹地瓦解了大韓民國****的抵抗、攻占半島南部的大部分區域。聯合國派遣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登陸參戰,但是也遭到了一番挫敗,隨著9月15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仁川,漢城及南方各道重回韓國的控製之下,朝鮮軍隊到10月時的戰力也已經蒙受了重大損失。

韓國陸軍在10月1日過界北伐之後,與朝鮮僅有一江之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逐漸轉變原本的不幹預立場,其總理******在10月3日時透過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對外傳達了“若是美軍跨越三八線,中國將不會坐視不顧”的訊息。盡管如此,美軍和更多韓軍部隊仍進入朝鮮,攻克平壤與元山,然後朝著鴨綠江進發。聯合****司令部還擬定了“感恩節攻勢”的計劃,希望借此及早於11月下旬結束戰爭,而在這樣的安排下,由第6、第7和第8步兵師組成的韓國第2軍奉命在10月23日時,取道溫井裏前往中朝邊境。

在誌願軍第40軍第118師的賀勳,今年剛20歲,1950年5月加入東北邊防軍,為了回應聯合****的動態,中國人民解放軍之下的“東北邊防軍”改名為中國人民誌願軍,為進入朝鮮境內作戰積極準備。

誌願軍首批作戰部隊1950年10月19日入朝。10月22日,韓國第2軍的第6步兵師集結於順川、新倉裏之間。毛主席判斷該師將經由新安州到博川及其西地帶,接著前往新義州。然而在此之後,美韓聯軍加快了北上速度、改變了誌願軍的策略。韓國第6師主力部隊開入價川、寧邊而逼近熙川,第8師和第1師則分別抵達寧遠和軍隅裏。誌願軍主力距離預定區域尚遠,已經來不及在熙川以南打擊韓軍,而毛主席的新命令則是讓39軍、40軍避免過早與韓軍接觸,並任由韓軍進入熙川、溫井、龜城,以達到“誘敵深入、利於殲擊”的目的。

10月24日時,韓國第6師已經從熙川向西開攻,同日就拿下了溫井。接著,第6師的第2步兵團準備由溫井開赴北鎮而其第7步兵團從溫井向古場出發,直接威脅到誌願軍的交通線。由於聯合****尚未察覺誌願軍已經入朝參戰,又預期朝鮮人民軍無力發起反抗,因此在各部隊之間沒有加強協調。但在這樣的情形下,韓6師7團之下的部隊還直接抵達鴨綠江畔,完全忽略到周邊的新威脅。

當韓軍進逼中國東北邊境的時候,中國人民誌願軍也在著手調動兵力,準備開打第一次戰役。彭德懷此時正在打點大榆洞(???)的新指揮總部,而韓軍6師2團和7團的動作馬上迫使他把注意力轉移到部署的修正上,因為誌願軍陣地周邊沒有任何朝鮮兵力協助掩護,而這樣會讓為數眾多的中國派遣軍暴露蹤影。在原先的方案裏,第40軍預定在26日於溫井和北鎮之間集結,目標是要先於熙川聚殲韓6師,不過韓軍、美軍和英聯邦第27旅朝鴨綠江多線推進的局勢打破了其原先的計劃。

誌願軍赴朝後的首戰,是誌願軍第40軍第118師於1950年10月25日在兩水洞、豐下洞地區與由溫井向北鎮進犯的李承晚軍步兵第6師第2團前衛加強第3營進行的一次遭遇戰。此戰經約1小時,全殲敵軍一個營及一個炮兵中隊,共斃傷俘敵470多人,俘美軍顧問1人,繳獲各種槍16枝、火炮12門、汽車38輛、戰馬3匹、報話機2部。戰後毛主席致電:‘慶祝你們初戰勝利。‘此戰役之後,我第118師、120師乘勝進攻溫井之敵,並於26日淩晨占領溫井。

由於在戰鬥中的表現,賀勳被授予了二等功獎章,授獎後的賀勳內心狂喜不已,終於能夠在戰場為自己的祖國盡一份力了。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