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將鬼心思打到蕭銓身上(1 / 2)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白花煞;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西雲帝京隴都,內城外,滿朝文武官員,早早便在這裏等候,這裏隻有極少數人能夠跟隨高冶去綿山上的圍場,那都是代表著莫大的榮耀,象征著在官場說一不二的地位以及在陛下跟前說得上話的程度。不過也不用擔心圍獵不熱鬧,人不多,雖高冶至今未有皇子,可西雲的皇親國戚細細算下來,也是不少的。

這些朝臣是都要隨出行儀仗走的,等出了城,再跟隨大部隊回隴都,以渲染皇家威儀。

此前禮部一眾官員商討上報的儀仗規格為——官吏將士五千四百八十一人,輅、輦、輿、車三十五種五十八乘,象六隻,馬二千八百七十三匹,果下馬二匹,牛三十六頭,旗、旗、旃、纛九十杆,樂器一千七百零一件,兵杖一千五百四十八,甲裝四百九十四,儀仗四百九十七。

因高冶一向不喜太過鋪張,當然,除了當時修繕華清宮的時候,用在那人身上的心力,總是怎樣都覺得不夠的,他讓禮部縮減一下規格,當然,曆來的規製都是如此,再讓其如何縮減,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就是這樣,也讓路邊的百姓看呆了眼,直呼漲了見識,見了世麵。

此時路旁湊熱鬧的,幾乎萬人空巷,內城通往外城的道路雖寬,卻也幾乎有人滿之患。百姓們生活的環境與這些朝臣皇族差異太大,所以每年秋日圍獵離宮時,成千上萬的民眾都拋下自己手中謀生的家夥事兒,在這一條通長的大道上,人潮成災,前擠後擁地想要一睹皇帝出行的陣仗。

按禮製,皇帝出行的儀仗極隆重,稱“車駕鹵簿”,分為大駕鹵簿、法架鹵簿、小架鹵簿三種。“鹵”通“櫓”,意指大盾;“簿”為簿冊。設立鹵簿儀仗的初衷是保衛天子安全,後來隨著儀仗規模的擴張、禮製的發展,車駕鹵簿的護衛功能弱化,宣示皇家威儀與天子尊貴的禮儀功能凸顯出來。

“噠噠噠。”馬蹄聲與隨從的腳步聲整齊劃一,從路中間傳到兩邊,震撼著所有人的心。

“看,那是陛下。”突然最前方有人的聲音響起,不知是誰喊了一聲,百姓們紛紛往前湧,路兩旁的士兵忙用自身築成一道人牆,以防他們暴動,驚擾了聖駕。

高冶自身的氣場強大,百姓們隻隱隱窺見他一絲神顏,便再也生不起吵鬧的心來,場麵短暫地安靜了下來,瞬間過後——

“吾等參見陛下!陛下聖安!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姓士庶跪伏於地,呼喊“陛下萬歲”的聲音越來越高,也越來越齊,後麵跟著的朝臣相看一眼,皆是感慨不已,雖在他們這些人眼中,他們這陛下喜怒無常,手段狠絕,威懾力極強,但在市井平民眼中,卻是難得的明君,尤其是同先帝對比起來。

今年出行,乃是蕭南的轎子在前,高冶的步輦在正中,而皇後黎微瀾卻在其後,按禮製來講,應是陛下與皇後帝後二人同坐一轎,接受子民的朝拜和景仰,可自從黎微瀾登上皇後之位後,卻是主動提出不與高冶同轎,禮官隻道皇後對不適應人群,因此倒也沒有鬧出多大的事情來。

蕭南正坐在轎子裏百無聊賴,這隊伍裏除了幾位老臣,還有高冶以及後宮的幾位娘娘,其他人皆身踏駿馬而行,她的轎子在最前方,一抬眼便能看見他爹爹坐在馬背上的英姿,蕭南重重地歎了口氣,她也想跟爹爹一樣騎馬前行。

這轎子坐得倒是不費勁,就是行進間有些顛簸,而且這秋日的風多麼的涼爽,她竟是要在這封的嚴嚴實實的轎子裏坐上一路,真乃不幸事。

蕭南歎著氣,聽著轎子外麵傳來的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不由詫異,不經意地往後麵的轎輦的方向瞄了一眼,她倒是沒想到,高冶會在百姓中間有這樣高的聲望。

後麵步輦中的高冶似有所覺,一邊向一旁擁擠的百姓們點頭致意,一邊不動聲色地朝蕭南所在的前方看去,心想著,好不容易出了宮,讓她在轎子裏悶著,想必此時定是苦惱極了吧。

整個儀仗慢慢悠悠地穿過道路,出了城門,隊伍後麵隨行的百官及隨從停了下來,跪伏在地,高呼“恭送陛下,願陛下圍獵旗開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