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需要證據(2 / 2)

就在任素言起身準備告退之時,傅彥卻喚住了她:“邱姑娘不妨留下來。”

任素言與李夫人茫然的對視了一眼,最終還是落了座。

等到李夫人攜李惜芙離開之後,傅彥才開口道:“傅琮去了雍親王府。”

“我也有所聽聞。”李國公微微皺起眉頭,笑道:“雍親王的小世子患病夭折,他是借著這個由頭去的。”

“他絕不甘心就此罷休。”傅彥淡淡道。

“那日我與魏將軍小談,談及兒女,他說魏嘉是個不省事的,怕他再出去惹事,就把他關在家中靜心思過。”李國公的眉頭有一絲的舒展,“蘭心公主薨歿,魏將軍將魏嘉囚禁在府上,便是擺明了態度。何況如今你已經成了太子,傅琮想要撼動你的位置也難。可他總不會是在做垂死的掙紮,他與雍親王究竟在籌謀著什麼呢。”

語到此處,二人都陷入了深思。

就在這時,一直緘口不言的任素言淡淡開了口,說出了令人大驚失色的兩個字:“造反。”

李國公聞言,麵色陡然黑得幾乎能滴出墨來,冷聲嗬斥:“休得胡言。”

“傅琮不甘心東宮之位落入他人囊中,難道這些年來,雍親王就會甘心?”任素言不顧李國公的阻攔,繼續說道:“您別忘了當年的雍親王也是極有可能坐上皇位的。”

“他?怎麼可能!”李國公冷聲道:“他的手段一向辛辣,在朝堂上隻有功名,沒有賢名。大臣中支持他的,沒有幾人。”

“可當初支持當今聖上的也沒有幾人!”任素言目光灼灼地望向李國公:“當時先帝和太子先後駕崩,令滿朝文武心中存疑,皇帝背負著謀害父皇和東宮兄長的嫌疑登基。他的皇位並不穩固,隻要他稍有不慎,便會被大臣們口誅筆伐,墜下高位。先帝子嗣不多,除了駕崩的東宮,就隻有當今聖上和雍親王。若當初文皇後沒有葬身火海,而皇帝隻是將她打入冷宮,執意不肯廢後。大臣們會認定他獨寵文皇後,更加懷疑他與文府曾有過勾結,追究先帝和先太子的死因。皇上不能穩固江山,定會逼著讓賢,屆時,能夠接手皇位的,就隻有雍親王了。”

說到此,她頓了頓,打量著李國公和傅琮的神情,才繼續道:“我猜雍親王當初不過是使了一招‘以進為退’,隻是他沒有想過,皇帝竟然能逐漸穩固江山,而文皇後的死竟令能那些大臣們徹底平息。”

“如今細細想來,先帝和太子的死說不定......”任素言大膽猜測:“隻不過他忙了一圈,竟是為別人做了嫁衣裳。您說,他會甘心嗎?”

李國公深邃的眸子在她身上轉了一圈。

她來到京城一直久居府上,竟然對朝廷的舊事知道的這麼清楚。看來傅彥留下她說話,是有道理的。

李國公幽幽開口:“可這畢竟是你的猜測。”

“是不是猜測,查查便知。雍親王不甘心,暗下裏就一定會有動作。他這人行事十分縝密,決不會輕易露出馬腳。可是蛇,總有首尾,就看打蛇人能不能摸得準了。”任素言淡淡說道,“太子若要查,不妨從軍營裏入手。雍親王在朝中任的是文職,可他若有圖謀,必定會在軍營中擁有實權。”

“你的意思是軍營裏有人與他勾結?”傅彥問道。

任素言淡淡笑了笑,不答。

李國公長歎了口氣,低聲道:“可凡事都講究證據,空口無憑,難道老夫要到皇上麵前,說出這些猜測?”

任素言淺笑著答:“所以我們要尋找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