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貴州與黔東黔西剿匪7(3 / 3)

在前進途中,戰士們看見在一塊扁岩牆的下麵,躺著一個人,懶洋洋的,似乎在曬太陽。

“不許動!”戰士們大喝一聲就衝了上去。

原來,這家夥就是惡霸吳登仁。他聽到喊聲,正要掏槍,卻被手腳敏捷的解放軍戰士摁倒在地。這個時候的吳登仁已經嚇破了膽,大聲呼叫:“我投降,我投降!”

戰士們看到這個惡霸現在如此狼狽的樣子,風趣地說:“繞圈子是咱八路軍的發明的,想不到吳登仁也玩這一套,這叫找錯了碼頭!”

7月30日,“飛行隊”押著吳登仁、吳壽臣等人又回到了本莊。但讓大家興奮的是,再過一天就是解放軍建軍23周年的紀念日!

一三八團戰士們為當地的百姓除掉了這個惡霸,也為解放軍偉大的節日,獻上了一份厚禮。

7、剿匪英雄——肖國寶

四川是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的避難地,又是解放戰爭末期蔣介石在大陸作垂死掙紮的基地之一,反動勢力基礎雄厚。

1950年初即發現土匪300多股(大股數千人)。2月,匪特開始大規模暴亂,逐步發展至四、五十萬人。

1950年冬季,貴州軍區剿匪東集團在黔東“鐵壁合圍”取得巨大勝利以後,又調動了野戰部隊的三個團另加兩個營、貴陽軍分區的兩個營以及安順軍分區的兵力,對長順、紫雲、惠水縣的土匪惡霸進行清剿,史稱“長紫惠鐵壁合圍”。

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年僅19歲的馬特洛索夫為奪取喬爾努什卡村戰鬥的勝利,毅然用胸膛堵住敵人碉堡上的機槍口,為連隊進攻開辟了勝利的通道。

而馬特洛索夫犧牲7年之後,在解放軍對貴州展開的剿匪行動中,也出現了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這位偉大的英雄,就是原貴州軍區一四0團一營二連一班副班長肖國寶。

在貴州軍區剿匪東集團“長紫惠鐵壁合圍”的打擊下,土匪惡霸所謂的“貴州人民反共自衛救國軍”,已經到了土崩瓦解地步。

剿匪東集團指揮部把追捕敵匪總司令曹紹華的任務交給了一四0團,該團裏決定把這個任務交給一營。接到任務後,一營二連一班副班長肖國寶便主動找到營教導員李繼田請戰。

肖國寶請求說:“我一定要想辦法把曹紹華捉住,為民除害,為部隊爭光,請黨組織讓我參戰吧!”

一營教導員李繼田笑了笑說:“那好啊!”就同意了肖國寶的請求,並對他的決定表示讚揚。之後1營召開了會議,馬上組成了78人的武工隊,前去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肖國寶更是躍躍欲試。

武工隊由李繼田率領,之後他們踏上了艱難的征程。大家在當地人民群眾的積極配合下,循著曹匪留下的蛛絲馬跡,搜索追蹤,終於在11月13日清晨將曹匪餘部包圍在長順觀山槽的鬥蓬中。

鬥蓬衝座落在長順縣睦化鄉北境,距縣城30多公裏,海拔1100米。地處鼓揚、睦化兩鄉交界。置於群巒迭峰之中,山上林木幽深,中間低凹,型始倒置鍋底,整個地形為300餘米長的山溝,南北環山,東西走向,南麵山有一條險峻的山凹口。進出僅有三個山埡口能通行。

這個時候,曹紹華的土匪已與其一、四兩師及二、五師殘部會合,共計有400多人,企圖衝出解放軍合圍圈,逃往羅甸和廣西。

李繼田認為匪徒數量雖多,但都是受到剿匪部隊沉重打擊之後的殘餘勢力,已經喪失了鬥誌。李繼田於是決定趁匪徒立足未穩之際,又對解放軍的作戰意圖還不清晰時,采取突然襲擊的辦法,這樣就可以把土匪一網打盡。

李繼田率部兵分三路出擊,部署如下:

三連兩個班實施正麵突擊,搶占西埡口;二連兩個班迂回堵住南麵的大小埡口,切斷土匪南逃之路;肖國寶所在的二連一班和三連四班一起奉命直搗匪巢心髒。

戰鬥首先從正麵的西埡口打響。上百名匪徒企圖從西埡口突圍,但遭到了解放軍的阻擊,匪徒又轉向南麵大埡口突圍。此時二連一班和三連四班趁機從匪徒背後衝了上去。

匪徒們腹背挨打,弄不清來了多少解放軍,頓時陣容大亂,不知道是反擊還是逃跑。

土匪頭子曹紹華根本沒想到解放軍如此神速,他掏出手槍,聲嘶力竭地吼道:“兄弟們,給我頂住,來的都是些土花兒(指民兵)。”

匪徒們困獸猶鬥,還做著無畏的頑固抵抗。匪總參謀長馬啟忠躲在一塊巨石後麵,揮舞著駁殼槍,指揮四挺機槍形成一道嚴密的火力網,封鎖了解放軍正麵進攻的道路。

戰士們發起了猛烈的進攻,試圖突破敵人的火力封鎖,然而土匪的火力實在是強了,很多戰士紛紛倒下。

在衝擊中,肖國寶回頭一看,身邊沒剩下幾個人了。後麵的部隊也被匪徒機槍壓得抬不起頭來。他怒視著吃人的槍口,暗下決心,拚死也要打掉它!

他機警地在彈雨中左衝右突,端著衝鋒槍掃倒一片擋住去路的土匪後,正欲衝向土匪的火力口,不料,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腰部,頓時鮮血直流,整個身子都被染紅了,由於體力不支,他倒在了一個土坑裏。

土匪的火力越來越猛烈,解放軍的傷亡在不斷增大,情況十分危急。那時,躺在土坑裏的肖國寶恢複了一些體力,於是他強忍著劇痛,把身體一躍,奮力撲到了第二個土坑裏。

這個時候,肖國寶已經可以清晰地聽到匪參謀長馬啟忠狂妄地吼叫。肖國寶拚命向前,向前……前進中他的左胸又負了傷,一連打了幾個趔趄,栽倒在地。

肖國寶以頑強的毅力衝了上去了,舉起衝鋒槍用力砸向土匪。土匪頓時被嚇得目瞪口呆,而肖國寶卻順勢奪過馬匪的槍,把馬啟忠給擊斃了。

但匪徒的機槍還在吼叫,李教導員和戰友們伏在地上心急如焚。他們猛然看見,渾身是血的肖國寶用身體擋住了土匪的槍口,壯烈犧牲了。

“同誌們,衝啊!”

“為肖國寶報仇!”

“活捉曹紹華!”

看到這種情景,戰友們一個個義憤填膺,他們高喊著為肖國寶報仇的口號,踏著英雄用鮮血開辟出來的道路,一起衝向土匪的陣地,活捉了“貴州人民反共自衛救國軍”總司令曹紹華,一舉全殲了匪徒。

肖國寶中了7顆子彈,壯烈犧牲。新華社以“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肖國寶”為題報道了他的英雄事跡。

鬥蓬衝戰鬥隻有78名武工隊員,總計殲匪337名(以曹紹華為首),繳獲輕重機槍1挺,輕機槍3挺,衝鋒槍1支,七九步槍168支,短槍8支,各種子彈9000多發.人民解放軍犧牲副班長以下6人,傷班長以下12人,共傷亡18人。

當時貴州很貧困,路不好,交通極為不便,剿匪部隊的物資供應不上。看到群眾沒有衣服穿,戰士們把隨身攜帶的衣服和吃的東西等物品一路走一路送,救濟群眾,送得隻剩下身上穿的一套軍服,因此得到廣大群眾的極大幫助和支持。

在這樣的條件下,戰士們克服重重困難,先後共消滅3000多土匪,打散的土匪不計其數。曆時兩年,終於肅清了貴州大地上的土匪,讓群眾過上了安穩的日子。

到1950年底,貴州的土匪勢力基本剿滅。

1950年11月15日晨,縣長王升三指示,“肖國寶烈士遺體14日已從中壩抬到長寨,確定由建設科負責在縣人民大會堂前建立一座解放長順烈士紀念碑,建好肖國寶烈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