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杜鵑花開百媚生(1 / 1)

杜鵑花開百媚生

生活

作者:李栓科

作為我國十大傳統觀賞花卉之一的杜鵑花,不僅品種多,地域分布廣,而且花期長,花色繁雜嬌豔。受海拔高度的影響,杜鵑花在各地的開花時間相差很大,每年3-8月是觀賞、拍攝杜鵑花的最好時機。追逐杜鵑花的花期,也可領略中國南北東西自然環境的差異。

在全球900多個種屬裏,我國就占有540多種,除新疆外,在我國各省區都有分布,尤其是在雲南、貴州、西藏地區幾乎集納了所有的品種,特別是在橫斷山區,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世界杜鵑花的基因庫。

香格裏拉—白馬雪山—梅裏雪山一帶,不僅以高山深穀和陡峭的冰川形態聞名於世,其間,海拔2000-3000米的地帶,生長著種類繁多的杜鵑花,每年5月中,小葉杜鵑率先開放,灌叢間雜著小喬木的杜鵑品種,在雪山白雲的映襯下,與冷杉交互共生。小葉杜鵑的花色可以說涵蓋了所有你能想象到的色彩,最精妙的是一株杜鵑樹會盛開無數的花色,甚至對生的花瓣顏色也各異,還能看到即使一朵花,其裏外層、上下位的花色也不同。7、8月份,香格裏拉草場等平緩地帶,開滿了狼毒花,而其時山坡上小喬木狀的大葉杜鵑也進入到盛開期。

開車沿川藏線、滇藏線進藏,一定不能錯過高山杜鵑花盛開的季節。每年5月份,林芝、山南一帶的杜鵑花最早開放。進入6月份,川藏線、滇藏線波密以東的道路兩側山巒,幾乎就是杜鵑花的海洋,這其間各種大葉杜鵑也綻開了,其色彩不如小葉杜鵑斑斕多姿,但是每一花瓣如水墨暈渲,讓傑出的國畫大師也讚歎不已。7月份,米拉山口的杜鵑花怒放了,汽車在蜿蜒曲折的山道上盤旋,穀底還有季節性的冰凍丘在陽光的照射下緩慢地融化著,山巔上的積雪還未融盡,如果趕上飛雪或者冰雹天氣,那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更顯得嫵媚。8月份,米堆冰川和然烏湖的杜鵑花終於點亮了冰雪圍困的山巒湖泊,當地居民在湖濱和穀地種植的油菜花也露出了最後的姿容,金黃色的油菜花、姹紫嫣紅的杜鵑花在白冰、綠水的點綴下,勾畫出一幅幅驚豔的山水畫。

在甘南到川西的阿壩和甘孜一帶地區,灌叢狀的杜鵑是山地尤其是陰坡地區的最常見植物種屬。每年5-7月份,在這些地區自駕車或者旅行,映入眼中的每幅畫麵幾乎都有杜鵑花。7月底8月初,在東北的大小興安嶺一帶,興安杜鵑開放了,隻是其色彩不像川藏線、滇藏線兩側的繽紛。在山西五台山的北台,海拔2800-3000米的地帶,也生長密集的杜鵑,每年6月底7月初盛開。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野生的杜鵑花基本都是灌叢狀,小部分可為小喬木,也有少數地區生長成林。在福建、貴州和湖北就發現了杜鵑林群落。在福建寧德市屏南縣棠口鄉龍源村口,生長著一棵高3米、樹冠直徑5米的杜鵑樹,樹木年輪測定其樹齡超過400歲,每年除了7月份,其他月份都有花朵開放。在湖北麻城有麵積超過100萬畝的原始古杜鵑生態群落,其中在龜峰山有一棵當地人稱為“杜鵑花王”的老樹,樹冠直徑達6米,遮陽麵積達35平方米。在貴州黔西縣與大方縣交界處,有一片延綿50公裏的原始古杜鵑林群落,號稱地球的彩帶,每年4月份色彩豐富的杜鵑花開放了,與喀斯特形成的峰林、窪地間或有落水洞地貌相映成趣,幾年前,貴州以此為核心成立了縣級行政區就命名為“百裏杜鵑”。

杜鵑花除了觀賞,部分還可食用入藥。映山紅的花瓣味酸可生吃;大白杜鵑、粗柄杜鵑的花瓣是雲南彝族、苗族人的餐桌美食;大小興安嶺地區常見的興安杜鵑可製藥,有去風濕之效。有些杜鵑種類的樹皮、樹葉含豐富的蘸質,可提取栲膠。杜鵑的材質細膩、堅韌,但多裂紋和節點,很少用於建材,多用於製碗、筷、盆、缽、煙鬥等日用品,其根莖可為上等根雕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