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手記
作者:周燕梅
它,輕輕地在微風中飄搖,似蜻蜓抖動微薄的雙翅。盡管柔軟、孤單,卻依然頑強站立。我發現了它——一株被遺忘的稻草。
農民向來把穀物當作珍珠,卻把殘留的稻草視作可有可無的廢料。耕牛沿路走來,對那株稻草更是熟視無睹,因為路旁鮮嫩的小草比它有漿汁。
殊不知,就是這些不起眼的稻草可用於燒火煮飯,化為灰燼後又可作肥料滋養莊稼。它還可用於編草繩,編蓑衣……細細想來,它整個就是寶。
其實,物不一定以稀為貴。60歲之前,人們寧以犧牲健康為代價去追求稀有的黃金、珍寶;60歲之後,才想到花費所有的金錢去換回健康的體魄。人生苦短,我們得不到的太多,但不能因留戀那些得不到的而忽略了我們應該擁有的寶物:親情、友情、愛情……真正的黃金除了做成首飾,很少有其他用途。而一株被人們遺忘的稻草卻能意外地成為“金條”,越是樸素的東西越是彌足珍貴。
寶潛伏在每個人的四周,淘寶則需要有敏銳的眼光與執著的信念。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二戰期間,美國一名叫辛普洛特的商人買下廢棄的脫水蔬菜廠為士兵供應脫水土豆。開始,這些土豆並不受歡迎,導致虧本負債。於是辛普洛特又將土豆改製炸土豆條,結果風靡全球,創造了10億美元的利潤。世界上不是沒有寶,而是缺少發現寶的眼睛和堅持的信念。
淘寶存在淘與被淘。可以說是農民遺棄了那株稻草,但同時也可以說是稻草淘汰掉了農民。它不願與不懂欣賞它的人為伍,寧願在田埂中腐爛,懷著一顆不屈的心,期待下一個春天,破土而出,重新生長,實現自我價值。
我們人也一樣,社會上每一個領域都是一張巨大的篩板。我們就像鋪在板上的豆粒,經過一層一層地篩選,隻有豆粒飽滿的才能得以保留,其餘則被淘汰。但我們仍可化被動為主動,決然奮力從這塊板上跳出去,尋找屬於自己綻放光彩的位置。隻有寶與淘寶人互為知音,方可達到雙贏。
人生就是一個需要我們不斷墾荒,挖掘寶藏的過程。用狹隘消極的心態去對待世界,觀看到的隻能是山的陰沉,海的咆哮,土的貧瘠。而用欣賞的目光去看待,淘到的是山的堅強,海的博愛,土的寬廣。所以學會給生命去粗存精,淘出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淘出簡單充實的歲月,淘出精彩紛呈的旅程,更要淘出一座熠熠閃光的人生金礦!
(指導老師: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