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手記
作者:一考生
一個不講誠信的民族是可悲的,一個為了利益可以拋棄一切的民族是無可救藥的。
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同樣誠信史的民族:從商鞅的立木為信,到季布的千金一諾;從“倉廩實而知禮節”的理論,到“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的實踐,中國的誠信之花曆經風霜而依然媗妍。
然而當下的現實卻令人難以輕鬆,從三鹿到雙彙,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無數“田文華”們隻為眼前利益,一次次讓禮儀之邦蒙羞,讓誠信之花漸成凋零之勢。
去哪裏,才能找回失落已久的坦蕩蕩的君子人格;
去哪裏,才能覓到屬於中華的浩浩然的國民品德?
時代在追問,每個人都在追問,誠信在商品經濟的十字路口,究竟何去何從?
俯瞰大地,我們似乎找到了答案:彩票店業主麵對巨款仍不為所動,用誠信彰顯了不與世俗合汙的內心堅守。我們應該感謝他,是他,給了我們答案。
這個時代依然需要時代的清風。
孟子言:“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正是君子這一份坦蕩情懷避免了小人常戚戚的窘迫,避免了錯步下滑中物欲的深淵,從而構築了靈魂的堡壘,精神的巨廈。
康德言:世上最使我們震撼的是頭頂的星空和我們心中的道德律。俗語也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了誠信,整個社會將混亂到何種不堪的境地?
也許一盞燈火太過微弱,照不透無垠的黑暗,但隻要堅持下去,就必將會給失路之人點燃希望,給落拓之人帶來光照。惟有堅守誠信的天地,才會帶來萬紫千紅的春天。
回到心中,找回不曾遺失的人格堅守;
回到心中,看靈魂在不屈的燃燒,等待黎明。
希望——希望不僅是希望——高尚可以成為高尚者的通行證,中國再度煥發出誠信的光芒,在這春天裏,讓誠信成功突圍,直抵天宇。
【點評】
“感情真摯、思想深刻”是寫好文章的先決條件,如果感情是虛假的,思想是淺薄的,那麼即便有再美麗的語言,再精巧的構思,文章也隻能如同一副軀殼。
本文開篇的“可悲”、“無可救藥”直接點明自己對“誠信缺失”社會的評價,從此作者的感情便如潮水般湧動:從商鞅到季布、從三鹿到雙彙、從三聚氰胺到瘦肉精、從孟子到康德……內容充實飽滿、詳略自如,語言鏗鏘有力、靈動俊雅,除去深厚的寫作功底,作者內心深處汪洋恣肆的感情,不就是文章氣勢貫通的動力源泉嗎?
結尾“希望——希望不僅是希望”,回落點找得很好,因為熱愛,所以希望,作者因為深愛著祖國,所以希望祖國再度煥發誠信光芒;“讓誠信成功突圍,直抵天宇”結尾磅礴的氣勢,是作者對誠信最“歇斯底裏”的呐喊!
(河北冀州中學張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