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晚年1
身為一位科學家必須堅決確信,世上的知識以及它所賦予的力量對全人類具有真正的價值。——奧本海默奧本海默失意晚年受到政治迫害
在富克斯醜聞之後,緊接著又有一項指控,告發奧本海默一直都是共產黨員。
有位名叫西爾維亞·克勞奇的女士,向附屬在加州立法機關下的清共委員會告密,她的丈夫以前是位共產黨員,她指控奧本海默曾主持“一個共產黨最高組織的會議……這個組織十分重要,一般共產黨員都不清楚內部細節”。
奧本海默立刻發表聲明,“他未曾加入過共產黨”,也沒有在“我的房子或任何地方”主持過共產黨會議。
然而,克勞奇女士的指控,使得一直保持警戒的聯邦調查局又再度緊張起來,開始對普林斯頓及其他各地的奧本海默家族進行電話監聽以及巡邏監視。
更糟的是,有關奧本海默叛國的謠言開始在政府機構間傳播開來。對他最懷疑的是空軍將領們以及路易·斯特勞斯,路易·斯特勞斯在奧本海默的好友大衛·利連索爾退休後,於1952年接任“原子能委員會”主席一職。
空軍之所以不信任奧本海默,乃是因為他阻礙了空軍成為三軍中最強大的一支。
空軍十分清楚,氫彈若研發順利,將會為空軍帶來好處,因為戰爭一旦爆發,需要更多的飛機及運輸計劃來運送這個巨大的核武器。
簡而言之,一個氫彈的誕生,也就代表一個更壯大、更重要的空軍部隊,這是每位空軍將領都追求的目標。
很快地,空軍就開始表明對奧本海默的不滿,空軍的首席工程師大衛·葛利格在“原子能委員會”表達他的意見:“製造氫彈的過程中,有一路障,那就是‘全國性顧問團’,特別是奧本海默博士的幹涉。”
後來,當葛利格當麵提出這項指控時,奧本海默大發雷霆,指責葛利格“喪心病狂”。最後,為了緩和這個爭論,空軍部長湯姆士·芬來特邀請奧本海默一起共進午餐來討論這個問題。
在這次會麵中,奧本海默的“劣根性”暴露無遺。芬來特認為這個物理學家的表現實在“粗魯得令人不敢相信”!餐後,待奧本海默離開後芬來特告訴席間的同事:“我相信,你們大概不會希望我對他還保留任何好感吧!”
到了1952年,奧本海默所提的國家核政策一再遭到否決。愛德華·泰勒和數學家史丹尼斯洛·烏拉姆兩人共同突破了氫彈設計上的困難,得以製造出第一個粗略的氫彈實體。
泰勒在烏拉姆的建議下放棄原先利用熱度來促進原子融合而改用原子彈爆炸瞬間所釋放出的X光所產生的熱量去“啟動”。
這些以光速傳輸的X光比熱波速度快很多,有效地“煮熟”氫原子,提供足夠的熱量,使得氫原子在“啟動”爆炸把氫彈炸散之前就開始進行融合。
由“原子能委員會”所舉行的第一次試爆於1952年11月1日在南太平洋的埃尼威托克環礁展開。科學家預測,這顆命名為“麥克”的氫彈可以產生約100萬噸至200萬噸的威力,也就是相當於在廣島爆炸的20000噸炸彈100倍的威力。
結果,威力竟高達1040萬噸,相當於三一基地及廣島試爆炸彈的“500倍”!一位目擊者描述:“火球的直徑大約有5000米。”甚至在16千米外的目擊者都為其威力所震撼。在場的科學家為他們所創造的威力也深感驚愕及害怕。但這枚重達65噸氫彈仍無法以飛機運送。
無論如何,這次試驗代表著武器競賽中新的一章。在政府內部,對奧本海默的謠言攻擊更加嚴重。
在國會極端保守的約瑟夫·麥卡錫參議員開始對奧本海默的共產黨背景展開調查。同時,參眾兩院聯合的原子能委員會又再次對奧本海默進行調查,在這個委員會中,就有他曾在眾人麵前取笑過路易·斯特勞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