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消息很快也讓買房子的美國人知道了,他們立即帶來官府的人,攔著不讓挖。人家手裏握著白紙黑字的字據,錢也付過了,再加上當時的官府也怕外國人,最後那一窖銀子就白白地送給外國人了。老仆人一瞧這些敗家子,輕易就把老王爺出生入死掙下的俸祿白白地讓外國人給拿走了,不由得氣血攻心,當場就背過氣去,後來怎麼也沒救活。

東城老北京人都說,協和醫院蓋這麼大的樓,買那麼好的洋設備,不是美國人帶來的錢,而是用的中國人的錢!八達嶺北三樓底下為啥是空的

八達嶺關城南北各有四座敵樓,有七座基座是用石頭、磚頭加粘土填的,夯得很瓷實,但是北三樓底下卻是空空如也。這是怎麼回事呢?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故事。

據說在很早以前,八達嶺附近曾廣泛傳唱著一首藏寶歌:“八個金鍋露著沿兒,八個金钁露著袢兒……”這歌兒一共8句,每句8件寶貝,總共說出了64件寶貝!

後來,有人把這首藏寶歌給改了,改歌者把每句前麵的兩個“八個”去掉,然後又在後邊補了兩句:“寶貝寶貝啥時現?城樓一倒全能見。”

是誰改的歌詞。為什麼要改呢?歌詞與八達嶺關城有關。當年,明王朝補邊(修八達嶺關城),派個挺大的官當督辦,關城修了九年九月零九天,累死了九千九百零九個人,官府把累死的人全部填入了城牆溝子。

老百姓見官府如此草菅人命,就在關城快修好,督辦要跟皇上領功請賞時,重新改編了那首藏寶歌,並廣為傳唱。

修關城的督辦聽後可就心神不寧。他想,剛修好的關城要讓采寶的拆了,上頭要說是偷工減料,怪罪下來可要殺頭的呀!正當督辦為此事發愁時,旁邊斟茶倒水的小書僮說道:“不知大人為何總是唉聲歎氣,有什麼使您犯愁的事嗎?”

督辦沒好氣地說:“做你的事吧,告訴你有啥用!”

書僮詭秘地一笑,小聲說道:“寶貝寶貝啥時現?城樓一倒全能見!”

督辦聽後大吃一驚,於是便向書僮討要計策。書僮毫不謙虛地說:“這點兒小事,好辦。請問大人您是要十年計,還是要百年計?”

督辦問他此話怎講。

書僮告訴督辦說,等關城修好了,要他趕緊上奏皇上,說北國正在操練人馬,請朝廷派兵把關。有兵在,誰還敢拆牆!此乃書僮的十年計。然後,書僮又給督辦述說了百年計。督辦聽後,大為驚喜,立即按書僮說的去做。

明王朝的那若幹年,朝廷因怕北國來犯,關城上年都有重兵把守,因此,關城安然無恙。但是到了清朝,北方是滿人的大後方,自然無須用兵去把守。

這時,大泥河村有個叫“跑不了”的人的父親,聽說了那首藏寶歌,開始打起了挖寶的主意。

此人上過幾年私塾,也算是有點文化。家境也很好,有三十二畝好地,可是他總想發大財,是一個貪得無厭的人。

有一年,“跑不了”的父親到八達嶺關城下的岔道村串親戚,沒事時,就到城牆上溜達。溜達來溜達去,竟讓他看出破綻來了。

他發現,關城八個敵樓隻有北三樓有塊石碑,還沒字。他感覺有些蹊蹺,就一不做,二不休把石碑推倒了。搬開石碑,他果然發現碑底下有個木匣,打開木匣,裏麵放著一本書。

拿到書後,他連忙跑回家,沒黑夜沒白天地看,看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看明白了。原來,書上說關城的三樓底下藏有金條和元寶。他高興極了,心想,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發財了。

他雇了五個棒小夥兒,在北三樓裏頭往下挖,挖出來的石頭、泥土倒到牆外頭。小夥子們沒黑沒白地幹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把機關挖了出來。

機關是一個磚砌的小門兒,沒擋,裏頭是磚砌的小窖,窖裏放著好多好多金條、元寶。小夥子們把這些東西全部用籮筐提到城牆上,然後去請“跑不了”的父親。

“跑不了”的父親一聽說有那麼多的金條、元寶,便瘋了似的跑過來。當他看到城牆上堆的東西時,“撲通”一聲摔倒在地,昏死了過去。

原來這些金條、元寶兩個一磕就碎,全是磚頭刻的。

為了挖這些“寶物”,他把地賣光了,錢花沒了,現在卻挖來一堆假貨,怎會不氣急攻心?人們在岔道村找了一塊門板,抬他回家,還沒進村,他已氣絕歸西了。

“跑不了”的父親為采寶傾家蕩產,連自己的性命都搭進去的事不徑而走,以後再也沒人幹這樣的傻事了!

八達嶺關城保存下來了,而北三樓底座下的空兒也沒人填,所以至今依舊是空空如也。玉帶橋的來曆

西堤的六座小橋造型各異,玉帶橋是最漂亮的一個,是頤和園裏的著名景觀。相傳這座橋是乾隆皇上傳旨建造的。

自從清漪園建成以後,乾隆皇帝特別喜歡園中的景致,經常來此賞景觀花,有時一住就是半個多月。

一天,乾隆要夜遊昆明湖,並讓紀曉嵐、和珅陪同。傍晚時分,他們三人登上了一條裝飾得非常華麗的遊船。

這天正好是農曆十五,皓月當空,微風習習,昆明湖上波光粼粼。乾隆一邊欣賞著這美麗的湖光山色,一邊和紀曉嵐、和珅聊著天。

和珅提議說:“萬歲爺,今晚月色如此美妙,何不對月暢飲呀?”乾隆興致正高,聽說飲酒,立即應允。

不一會兒,一個小太監就送上一壇宮廷禦酒液。

紀曉嵐為乾隆滿上一杯:“臣先敬萬歲爺一杯!”乾隆接過酒杯一飲而盡。

遊船圍著南湖島轉了一圈,又穿過十七孔橋,向西堤駛去。此時已是午夜,乾隆皇帝已有幾分醉意。紀曉嵐又敬了乾隆一杯,乾隆連道:“好酒,好酒!”

和珅也不敢怠慢,連忙也滿上一杯,上敬乾隆。

乾隆這時已微醉,便問和珅:“和愛卿,你相信真有天女下凡這種事嗎?”

“那隻是文人編的一些瞎話,哪兒有什麼仙女呀?”和珅答道。

紀曉嵐一見乾隆有些醉了,又聽他問仙女下凡的事,心裏就琢磨開了:這萬歲爺風流倜儻,雖然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可總是拴不住他的心,每次下江南和私訪都有風流韻事,今兒借著月色與美酒,一定又想七仙女了。

於是便想逗逗乾隆,他說道:“萬歲,以臣之見,和大人之言並非全對,您想呀,要是沒有仙女,哪兒來的那麼多故事呀?我看還真有仙女下凡,隻是這凡人不易見到。”乾隆一聽,連忙問:“以愛卿之意,朕可有遇仙之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