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張燕軍(3 / 3)

這張燕原名褚燕。黃巾起義爆發,褚燕聚集一幫少年為強盜,在山水間轉戰出擊,待回到真定時,部眾已經達到一萬多人。中平二年當時博陵人張牛角也聚集起一夥人,自稱將軍,與褚燕合兵一處。褚燕推舉張牛角為首領,進兵攻打癭陶,張牛角被流箭射中,身受重傷,臨死之前,命令他的部下尊奉褚燕為首領。張牛角死後,眾人一起擁戴褚燕為首領,於是褚燕改姓張,喚作張燕。

張燕因身輕如燕,又驍勇善戰,所以軍中都稱他為“飛燕”。後來張燕的部隊不斷壯大,與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等地叛匪互相聯絡,叛匪中的小頭領孫輕、王當等人,都帶著部眾歸附到張燕麾下,張燕部眾發展到近百萬人,號稱“黑山軍”。黃河以北的各郡、縣都受到侵擾,朝廷卻無力派兵圍剿。於是,張燕派使者到京城洛陽,上書朝廷請求歸降。漢靈帝於是任命張燕為平難中郎將,使他管理黃河以北山區的行政及治安事務,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薦孝廉,並派遣計吏到洛陽去彙報。

初平二年,袁紹與公孫瓚爭奪冀州,張燕派部將杜長等人帶兵幫助公孫瓚,最終被袁紹擊敗,張燕的手下部眾稍稍散去了一些。

初平四年,袁紹剿滅境內黑山軍,後聯合呂布與張燕的主力在常山展開激戰。當時張燕擁有精兵數萬人,戰馬數千匹。 雙方一連戰鬥了十餘天,張燕軍死傷雖多,袁紹軍也感到疲憊,於是雙方各自撤退。

建安四年三月,當時袁紹攻打公孫瓚,張燕與公孫續率兵十萬,分三路援救公孫瓚,張燕的援軍還未到,公孫瓚秘密派使者送信給公孫續,讓他率五千鐵騎到北方低窪地區埋伏,點火作為信號,公孫瓚打算自己出城夾擊袁紹圍城部隊。結果公孫瓚兵敗,公孫續被殺。

至此這個張燕才帶著他的黑山軍躲入了深山老林之中。

不過就是這樣,也難免的會出來打打秋風,不然光靠著大山,可是要餓死人的。

每年袁紹都要為張燕的出山而感到頭疼。

因為這麼一個打遊擊戰的他袁紹可難抓到他們啊。

甚至袁紹麾下的一些個謀士還建議每年的冬天秋收在張燕他們必經的地方,擺上幾個糧倉,來解除這張燕的困頓,好讓他張燕別在下山禍害河北了。

“他大公子一本萬利,而這張燕做得可都是無本的買賣。”所有說咬人的狗都是不叫的,那邊逢紀雖然恨黃漪要死,處處的給黃漪為難難堪,但是實質上卻帶給不了多少的傷害,可是這個審配就不同了,不知不覺之中一條毒計就出來了。

“正南兄,你的意思是,讓我們偽裝成張燕的兵馬?”那些個武將眼睛亮起來了,之前他們對審配可是很不感冒啊,畢竟審配擋住了他們的財路,但是現在不同了,這個審配的計策,可是要讓他們大賺一筆的。

“妙計。妙計啊,此般一來,不但那些個糧草金子歸屬於我們了,同樣那黃漪小兒也要跟著倒黴!”

“可是正南先生,若是我們打著張燕的旗號,主公麾下兵馬誤會了怎麼辦?”有人提出了疑問。

“諸位以為大軍調動,主公會不知道嗎?”審配反問道,袁紹的兩個兒子在爭鋒,袁紹自己也在關注著,防止這些個兒子們過分,那麼大軍的調動要是袁紹還不知道,那袁紹也不用當這個河北的大將軍了。

“正南將軍,要是我們全都搶了這些個糧草金子?主公不會怪罪下來嗎?”

“哼!”審配淡淡一笑“主公可不是願意把糧草給那黃漪小兒啊,這張燕的黑山軍,能帶走多少呢?也就是數萬金,再加上數萬糧草罷了。”審配可不敢一下子全都拿光的,那可就要反忌諱了,他袁紹不願意把這些個糧草給黃漪,難道就願意給他這個兒子了嗎?

“不但如此,等著張燕軍肆虐過後,少將軍,您再派出一支兵馬圍追堵截,把那些個張燕軍趕跑,這樣一來,少將軍可就又有一功勞了!”薑還是老的辣啊。

“那黃漪呢?”

“黃漪雖不能殺,但是卻也不用保其周全啊?”審配笑著說道,黃漪不能殺,他身邊的人卻能殺,黃漪不能死,但是卻不代表著不能羞怒黃漪啊,被張燕的賊軍抓到,這可由不得黃漪了。

“哈哈,吾有正南先生,如吾之子房也!”袁尚越聽這個眼睛就越是明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