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人的綠色(1 / 1)

感人的綠色

身心健康

作者:楊益萍

最近,城市汙染問題越來越引起我們的重視。想起幾年前,我曾參觀過上海科技博覽會,其中所展示的各類衣食住行方麵的產品,都透露出人類對生態環境的關愛,至今仍令我記憶猶新。

在服飾天地裏,“回歸自然”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追求。用自然棉、麻等植物纖維製成的服裝廣受歡迎;棕、褐、黑、灰、白等天然色彩覆蓋了大片衣架。一種用天然彩色棉織成的麵料引來無數關注的目光,因為它昭示了一種希望——大自然在為人類奉獻五彩世界的同時,也能使自身免受汙染物的損害。

走進食品世界,“生態農業”、“綠色食品”已不僅是廣告中的流行語。在一個個新辟的無土栽培的淨菜生產基地,隻見充滿和煦陽光的室內,嫩綠的蔬菜沿著圓形立柱層層疊疊地生長,搖曳的枝葉似乎在無聲地訴說現代農業對每一寸土地的珍視。

居住環境,也愈益顯示出人們對綠色的向往。人們期待出現更多的“綠色建材”,期待擁有更多的綠茵和潔淨的環境,而科學正把這種向往變成現實。“生態水泥”、“無毒水管”、“天然負離子發生器”等等應運而生;垃圾焚燒處理裝置的應用,正在實現人類廢棄物的無毒化處理,使建設生態城市的目標將不再是一個遙遙無期的幻想。

人類的衣食住行中,行,已是城市最嚴重的汙染源之一。然而,今天,技術日臻完善的電動自行車顯示了取代燃油助動車的希望,無鉛汽油、環保節能型轎車正一一推出。由此想象未來,減少行車汙染,讓城裏人重見藍天和星空,該不是詩人的夢囈。與車相關的,是新一代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的亮相。若幹年前,我曾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日本橫濱第一次看到這魔方般的車庫。而今,在同是寸金之地的上海,“借天停車”的需求正日顯緊迫,希望那鋼鐵構架的裝置能使我們的城市騰出更多的空地,增添更多的綠意。

徜徉在科技博覽會會場,人們可以感悟到許多東西。然而,那一天,始終叩動我心弦的,是滲透在科技成果中的人類對於生態環境的關愛,是博覽會上的“綠色”。

生態環境,無疑已成為困擾當代人的一個大問題。長期以來,人們依賴環境,卻又毀壞環境;於是,環境給人以無情的報複。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終於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開始給環境以真誠的關愛。方興未艾的環境科學正將這一關愛傳遞給大自然。事實終將證明,這一關愛是多麼重要。人們常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其實,草木亦有情。感受人間關愛的大自然必將給人類以善意的回報,而最好的回報,便是一個天常藍、水常清、地常綠的優美環境的再現。

誠然,迎來這一天尚需持之以恒的努力;但畢竟我們已經看到了曙光。科技博覽會上的“綠色”,正是顯現在我們眼前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