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流光溢彩 玻璃世界(1 / 2)

流光溢彩 玻璃世界

休閑秦皇島

作者:向荷

優雅的天藍,奇妙的碎裂,深深淺淺地交織,配以落紅點綴,時尚的亮麗呼之欲出;荷葉的綠,零落的紅,猶如灑浸一枚紅豆,豔而不俗;簡潔的圖案,似乎是草地上展開的一段鵝卵石小道,曲徑幽深;有想過將你的時間停留在一片剔透裏麵嗎?

以上這些文字不是無病呻吟,而是在讚美玻璃製品,它們精靈一樣陳列在秦皇島玻璃博物館的展櫃裏,令人歎為觀止。

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於2012年8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就像預想的那樣,博物館在短時間內成為眾多遊人可資談論的話題,可資拜謁的場所,可資棲息的精神港灣。

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不僅是國內第一家國有玻璃專題博物館,也是河北省第一家依托工業遺存建設的博物館。該館占地11.25畝,總建築麵積2822平方米,由展覽區、遺址公園區、服務區和辦公區4部分組成。展覽區以天地凝光為主題,包括“古代玻璃及發展”“中國玻璃工業搖籃”“中國當代玻璃工業”“璀璨神奇的玻璃世界”4部分。目前展品有1700多件。充分展現玻璃的前世今生、製作工藝和絢爛的玻璃藝術。

前耀華玻璃廠職工向荷參觀完博物館後寫道:這裏曾經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昔日每天工作的地方,熱火朝天的廠房,被現在幽雅潔淨的居民小區取代,隻留下路邊這麼一塊地方。老建築隻有上水塔和一座建廠時的電燈房,也就是發電廠被保存下來。電燈房做了玻璃博物館的主展廳。巧合的是,我新的工作竟然也離這兒很近,經常能看到博物館夜晚披掛霓虹的背影。

的確,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從外麵看很老舊,但裏麵的布展卻新穎別致,一派大家風範。一進門的前廳,有一尊主題為“天地凝光”的柱狀玻璃造型,象征著岩石經過燃燒產生玻璃,在蔚藍蒼穹的星光下透著金色的光焰,開啟世界文明的又一篇章。

博物館的前言寫得詩情畫意:玻璃是地球文明的神奇珍寶,晶瑩剔透,姿態萬千。這個流光溢彩的“精靈”,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喜悅,帶來了溫馨,帶來了美好,帶來了未來……

在博物館裏看人類早期製作的玻璃器具,並不像現在這樣的透亮光鮮,由於工藝的簡陋和原料的混雜,那種被稱作玻璃的物件,不知是否因為出土的關係,顏色顯得陳舊混濁,與現代的玻璃工藝品似有天壤之別。但是,那些都是一兩千年之前的易碎品,能保留到現在,已是十分難得了。隨著科技的進步,工藝的成熟,人們用玻璃製造出來的產品越來越多,質量也越來越好。如果說玻璃在古代是以稀缺貴重聞名於世,那麼在今天,它不僅用途廣泛,價廉物美,甚至到了與人們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地步。

展廳的內容由文字、圖片、場景造型和實物陳列組成,既有出土的古代玻璃璧等裝飾品,也有近代的各種玻璃器皿用具,其中四五十年前人們使用的藥瓶、油燈和幼兒奶瓶,都能喚起人們對過去的親切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