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孩子被大姐挨個提溜到跟前指著何小青道:“來,看還記不記得,叫小姨!”嗬嗬,怎麼會記得呢,上一次見到他們有的還沒有出生呢,穿紅衣服的小女孩怯生生地喊了聲:小姨,其他孩子都附和著傻笑,估計這麼突然讓他們叫也叫不出口。
“還有我呢!”蘇紹馳不知什麼時候準備了一大把紅包,“叫我這些都歸你們!”幾個大一點的孩子突然大聲叫道:姨夫,姨夫,衣服新年好!蘇紹馳哈哈大笑,把那些紅包全部給了孩子們,在一陣哄搶中,那幫小鬼頭歡天喜地的跑開了。
那麼多紅包該有多少錢啊?!唯一可有確定的是她的臉被爐火烤的比在燃燒的木炭還要紅……
“吃飯吃飯,別不挪窩啊!”哥哥和姑父搬來了一大張桌子放在火爐上方,上麵再架一圓桌,姑姑上了滿滿一桌菜,那些小鬼頭早就端端正正地坐好了,還親熱地叫著“姨夫,姨夫”地來坐,肯定是看在紅包的份上,錢肯定沒少給……
小時候何小青走在田塍上,最喜歡聞的是炊煙的味道,淡藍色從低矮的平房煙囪裏散開來,有一種特別的味道,她還喜歡看著幹燥的柴火扔進灶台底下,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響,旁邊還有一人在呼哧呼哧拉風箱,眼睛被煙熏得流淚,在冬天燒火的時候她常常能倚著一大堆柴火昏昏睡去。現在鄉下變先進了很多:以前自家打的需要人一上一下拉動杠杆的鑽井已經幹涸了,被自來水所代替;燒柴火的大灶已經不見了,用起了液化氣爐灶;樸實無華的竹子做的碗櫥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多功能廚具,碗櫥裏再也找不到那挑著擔子大聲吆喝的“補碗嘞~~”盯著銅釘的搪瓷碗……
何小青是該為老家的變化感到高興,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但是依然落後,村上的青年人依然長久的不在,在繁華千百倍的遙遠的城市奔波,留下的隻有婦孺守著一畝三分地黯淡的度日,當新年的時間過去,家裏又將是冷清的一片,能將這種熱鬧持續該有多好!
從樸素的廚房裏做出的飯菜有一股鄉土的味道,那種香味妙不可言,深呼吸一口從皮膚到骨髓都是愜意的,這就是何小青對午飯的感覺,在她們那裏,晚飯才是正餐,午飯不過是個引子,在眾目睽睽之下和蘇紹馳並肩坐著總覺得哪裏怪怪的。
男人在裏屋打麻將,女人們圍坐著爐火接著聊天,應酬著來拜年的鄉裏鄉親,大家有很多都是幾年才回家一趟的,總能給人帶來一些驚喜,親親熱熱地坐下喝一杯茶說說在外麵的故事,這一刻的溫暖抵擋了多少在他鄉的辛酸?!
“小青去燒壺水!”姑姑在院子裏嚷開了,她提上水壺去廚房裝水,姑姑走到她身邊用極小的聲音問:“青哪,你也知道你姐他們過完年就要再出去,小孩子就在鄉下我們來管,你一個人在城裏挺不容易,我們自己有吃有住過的蠻好的,這些錢……”姑姑拿著紅包就要往他手裏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