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本頑 會心則靈
對於現代人來說,室內供石恐怕是最適宜的賞石類型。在廳堂一角經營一則竹石小品,引峰巒幽穀於方寸之間;或於桌幾上置一案頭石,默對清思,摩挲把玩;或將賞與用結合起來,如南唐後主李煜珍愛的靈璧石研山,既可賞玩又是硯台;再如宋文豪蘇軾在“小有洞天”賞石中藏一香爐,焚香時則“雲煙滿岫”。賞石的玩法千變萬化,重要在於愛石之人有閑暇、有心境、有情懷,能解其趣,得其趣。
人們常把賞玩奇石說成是“發現藝術”,當代美學大師王朝聞曾說:“賞石這一審美活動,既有主體接受石美的可能,也要看主體在主觀感受方麵,是否可能反作用於他對客觀對象的審美感受。”他曾有一則題字謂“石本頑,會心則靈”。正是石的天然、質拙讓它擁有了無限的可能性,而人們在發現、體味頑石之美的過程中思想的遨遊、想像力的馳騁,恐怕才是賞石藝術令無數文人雅士為之著魔的真正原因。
一塊深埋地下的頑石,要成為登堂入室的賞石,雖可不假人工,完全保留天然姿態,但藝術加工絕不可少。首先要從各個角度進行觀察和藝術想像,為之找到適合的姿態和體現意境的名字,此後搭配的底座既是為了穩定支撐岩石,也是為賞石錦上添花。如龍形姿態的象形石搭配雲紋或者海浪紋的底座,則立現淩雲逐浪氣魄,蟾蜍象形石搭配荷葉底座則意趣頓生。
當然,選石不必一定追求象形,由天然而生的貌似缺陷,可能恰恰成就它的多義性,所以在選石時不妨去欣賞它“似與不似之間”的意趣,甚至隻是領悟其中蘊含的抽象感受。此外,室內供石的布置有些一定之規需加注意。首先要與居室環境相得益彰,比如石的大小要與空間大小適應,要遊餘有度,切忌過於局促。石與植物的搭配也頗講究,植物須選小而枝幹蒼勁者,老石新綠,引人聯想幽穀深山之趣。
靈璧七十峰 石皆如璧
作為礦產資源,靈璧石的形成曆經9億年,對於短短的人類曆史來說,它是不可再生的。追捧靈璧石與過度開采靈璧石,像一對雙生子同時擺在愛石人的麵前。與靈璧縣發達的靈璧石產業並存的,是漁溝鎮已經被挖得七零八落的磬石山的現實,這裏是傳統靈璧石的原產地。如何在藏石愛石和保護資源中間找到平衡點,至關重要。曆史上靈璧縣的賞石資源極為豐富。《靈璧誌略》記載:“靈璧有七十峰,產有磬石、巧石、黑白石、透花石、菜玉石、五彩石等,山川靈秀,石皆如璧。”除了傳統狹義靈璧石的“磬石”和“巧石”,其他如無法發聲卻有奇特紋理褶皺的紋石、適合玩賞圖案的透花石、有凹凸鱗狀花紋的皖螺石,以及彩靈璧石和近年發現的白靈璧石,都是賞石市場上的新寵。
文字/圖片來源:《環境與生活》雜誌。
鏈接
如何鑒真假
一般的作假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其他石頭替代,一種是人為改變天然形狀。
對於第一點,主要從石質和聲音上加以鑒別。靈璧石石質致密較堅硬,除了眼觀,如有可能也可輕刮石頭底座,如果易出灰屑則為假。對於人為鑽孔、用鹽酸腐蝕等造假方式,可觀察形態是否自然,是否有鑿磨的痕跡,凹凸變化尤其是凹下的部分是否自然。此外,由於靈璧石各部分礦物結構的不同,自然形成的表麵磨化度不同,不同成分間比較容易風化形成微凹小溝,而這是人工磨平所不具備的。
怎樣選購
1.完整度:花紋圖案是否完整,石肌石皮是否自然完整,沒有傷痕和破損。
2.石形:造型是否具有美感,是否具有獨特性,能夠引發聯想。
3.質色:致密均勻,青黑色為佳,有重量感和溫潤感,表麵有光澤又帶有皴皺的靈璧石最為理想。
4.音聲:敲擊有金石之聲。
5.底座:底座要能穩定支撐靈璧石。一般多為根、木雕刻,不宜顏色反差太大或者造型太過張揚而反客為主,重點還應以襯托賞石為目的,若能以巧形襯托賞石意境則妙。
如何養護
1.如是購得未經清洗加工的毛石,要先在室外浸水泡2-5天,再用鋼刷清洗汙垢,要注意保留石膚石紋,盡量避免留劃痕。然後放置戶外半年到一年,經常澆水,使石膚表麵老化。隔段時間可將石頭陰陽麵反轉一次以保持色感均勻。待石色老成後,則可置座收藏。
2.置座收於室內,平時注意擦拭養護保持清潔即可。對於放置在水盤的靈璧石,也可經常澆水養護,保持其溫潤生氣。為石頭打油打蠟的方法,會使石膚光澤不自然,就長期養護來說,其實是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