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百年王朝(1 / 1)

熙本紀卷一

西大業末,主昏時亂,政治腐敗,人心喪盡,四海之內,兵戈鹹起。

異姓王君容恪順應天時,繼承大寶,時子夜天狗食月,史稱赤月之變。熙高祖即位,建立君氏王朝,改國號為熙。

熙高祖雷厲風行,堪稱鐵血。禦駕親征,行軍有律,身兼勇武、聽諫有道,而人無拒拂,陸續平定大小戰事。

及班師回朝,廣納天下賢才,滿朝君子。高祖知仁而尚義,貴忠而愛賢,無暴虐及民,無淫凶於己。滿朝之臣,天下之民,無不歎服。

前朝遺老,忠於大西,立誓永不出仕。然,熙高祖誠可擔治世之大任,因此於天子腳下,皇城東郊建立鏡淵書院,為大熙培養可用之才。

(上文大意:大西王朝的末期,末代皇帝昏庸無道,倒行逆施,政治腐敗。國家秩序混亂,民心盡失,舉國上下,朝廷內外,惶惶不安。外敵入侵和流民起義,致使戰火連綿,生靈塗炭……

異姓王君容恪順應天時揭竿而起,推翻大西暴政,顛覆了大西王朝,平定四海之後,繼承大寶登基稱帝。揭竿而起之日,當夜有月食天象,史書把這次朝野變革稱為赤月之變。

君容恪建立了大熙王朝,被奉為熙高祖。熙高祖君容恪行事雷厲風行,殺伐果決。親自率領大軍征戰各處,軍隊管理紀律嚴格,軍令如山軍隊內無人不守。熙高祖領得了大軍打仗,聽得了文官諫言,使得人人臣服,陸續平定了國內大大小小的戰爭。

等到大軍得勝班師回京,熙高祖廣納天下賢才英才,重組起全新的大熙朝廷,滿朝文武都是有才有德有能的人。熙高祖仁德仁義,尊重忠臣重用賢臣,沒有施暴於民也沒有淫亂後宮。從滿朝大臣到天下百姓,沒有一個人不歎服於熙高祖不忠誠於熙高祖。

大西的肱骨舊臣們,忠於大西王朝,發誓再不入朝為官。但是,熙高祖確實很有治理國家的才能,這群老臣也不是愚忠之人,大西氣數已盡,他們雖痛心疾首卻也無力回天。不過,為了天下百姓再不陷於戰亂,也為了安撫重新組建的王朝不再屠戮前朝舊人,這群老臣就在皇城東邊的郊區建立了一個書院,取名為鏡淵書院,為大熙王朝培養可用的政治人才。)

日月更替,滄海桑田……

大熙王朝磕磕絆絆的也已經成長了一百多年,疆土北接蠕蠕,西通波斯,東至大海,南鄰各中小國。

鏡淵書院早已成為大熙最高等的學府,自建立之始,大熙曆代皇帝皆於此學習,朝中不少肱骨之臣也曾求學於鏡淵書院。久而久之,鏡淵書院便成為了一個專供皇家子弟重臣之後的培養學院。

大熙一百四十二年,西南邊境戰事又起。南鄰大熙的各中小國,以翎國為首,各國結盟欲竊取天朝疆土,皇帝盛怒,武將領兵文臣出使,一擊即潰,翎國退兵稱臣,願年年納貢歲歲來朝,並出使珍公主古嫣露和親大熙。

然,翎國近年又出不臣之事,恰逢大熙朝內暗流湧動人心不穩……

------題外話------

1:啊哈,第一次寫文超級緊張啦。(盡量不狗血,盡量不拖遝)

2:關於這篇文呢,我構思了很久,終於寫出來發表也是有一段自我心酸的曆程。棄文是肯定不會,但是龜速龜速不定時更文……現在網文卡的越來越嚴格,有些人設說不定後期也會改……畢竟如果審核不通過。

3:也說不好要多少字啦,畢竟……完全沒概念xd,而且要是萬一改個大綱的話,估計會增刪蠻多情節的。

4:祝大家食用愉快,不喜輕噴。我是一個經不起批評的人,你要是批評我,我就……

5:本文為原創作品,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當然如果巧合太多……我會改的啦,畢竟誰都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嘛)。

6:請大家支持正品【鞠躬】食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