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姚秉新仿佛盡興了,就嗬嗬笑著對齊天翔說:“這一頓飯都成了我的講解了,而且還都是引起我感情和聯想的菜品,我是心滿意足了,讓大家掃興了。”
“姚部長這麼說就客套了,鞍馬勞頓後的來到河海省,來到貴水縣,我們略盡綿薄的地主之誼,能不讓您掃興,就是我們最大的滿足了。”齊天翔興致始終不減,望著姚秉新微笑著說:“其實在座的每個人都清楚,這每一個菜再經典能吃出感覺的,也是不多了。腸胃難以克化是一個原因,沒有特點和興致就更使得吃飯成為一種負擔,應酬的結果是菜沒有吃多少,酒卻沒少喝。每個人都希望晚飯來上一碗小米粥,暖胃的同時也養生保健,可能做到的又有幾個人呢?”
姚秉新欣喜地望著齊天翔,端起酒杯響應著他的邀請,喝幹了杯中酒後,也是感慨地說:“你說的一點不錯,每天的交際應酬,說是為了工作,可又有多少工作是需要吃吃喝喝的,而重大的事情哪一項能是酒後決定的,也都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目的還是吃吃喝喝,還是公款交際應酬。不吃不行,吃了也是負擔,兩難的選擇啊!”
姚秉新說著話,看齊天翔沒有回應,就看著對麵的王同軍,溫和地問道:“說到飲食文化,貴水縣作為物產豐富的山區縣,一定也有特色飲食吧!小王縣長不妨說來聽聽。”
王同軍沒有想到姚秉新會直接問到自己,不免有些緊張,不由的望望齊天翔,得到了齊天翔溫和眼神的鼓勵後,才謹慎地看著姚秉新說:“我們貴水縣是深山區,主要還是靠一些山貨,野山菇、木耳、蕨菜,還有一些野生堅果都很有名,也是山裏百姓平日裏經常吃的東西。以前山裏野豬和山雞等野味也很多,還有狸貓、獺兔、刺蝟、獾等等,山裏的農民沒有把這些當成什麼好東西,小一點的當時就吃了,大一點的吃不完就製成幹肉,留到過年過節的時候才吃。”
王同軍回答著姚秉新的問話,認真地想著有什麼特色菜肴,可怎麼也想不起來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就老老實實地說:“山裏百姓的飲食,也都是以吃飽和果腹為主,很少有單獨製作的菜肴,也還真是沒有什麼出名的飲食。”
齊天翔看到王同軍為難的樣子,微微笑著提醒他說:“怎麼沒有名吃,中午咱們在坪壩鄉食堂吃的雜燴菜,不就是既好吃,又養人的名吃嗎?而且相對於這滿桌的盤盤碟碟,雜燴菜裏何止是八珍,十珍也要多,明天中午就讓餐廳準備一份,請姚部長和北京來的貴賓品評品評。”
“那好啊,我明天就有口福了。”姚秉新知道齊天翔這是在給王同軍解圍,也就嗬嗬笑著隨應著,不過還是很快就恢複了自若的神態,對齊天翔試探著說:“我們大家吃也吃了,說也說了,是不是就此結束吧!大家都忙了一天了,早點休息吧!”
聽著姚秉新這麼說,齊天翔也欣然同意,可還是周到地看了各位一眼,特別是坐在周通旁邊的賈公子,觀察著大家的反應,看到大家都沒有什麼其他的反應,就微笑地對姚秉新說:“既然大家都沒有什麼異議,那就到這裏吧!沒有吃好,或者沒有喝好,咱們明天還有的是時間。”
望著姚秉新滿意的神情,齊天翔覺得自己這場精心安排的接風宴達到了目的,讓姚秉新開心,或者說讓他放鬆的唯一方式,就是讓他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飲食和菜肴的地域感和認同感,是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的。
現在看來效果出奇的好,也達到了當初設想的目的,那就是隻吃飯,不談工作,不涉及救災和事故處理,讓姚秉新放鬆地融入進來,為下麵的視察和調查做好鋪墊。
這是齊天翔所希望的,估計也是姚秉新所期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