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父子相聚(1 / 2)

江寧府,就在現在的南京,曾經這裏是“六代豪華”、“十朝京畿”的要地。

五代十國之一的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稱江寧府,並修建了城邑。宋朝時,此地置升州,北宋時江寧府為江南東路的首府。

白塘在江寧府城東門外至蔣山的半路上,原本是一片低窪積水之地,自從王安石買下這塊地,便雇人鑿池構屋,挖溝引水,又挑來土不但填平的低窪之地,還墊成了一個小山丘,又在山丘上種植樹木。這麼多年,成片的樹木已經長成碗口粗,夏天已經成蔭,而這深秋時節更是落葉鋪路別有韻味。

山丘之下王旁等人帶著了馬,朝山丘上望去隱約可見一間宅院。

“王爺,我前去探路!”時遷自告奮勇的要先行上前打探。

“不用了,肯定是這裏!”王旁的心裏十分篤定,這地方讓他想起臨川的故居,那個臨川之中縣城東南的鹽步嶺,或者父親喜歡在臨城不遠不近的地方,高高的看著他所居住的這個地方。

四人四馬,踩著鋪滿落葉的小徑上了山丘,厚厚的樹葉踩在腳下像是鋪了一層地毯。山丘上隻有一座宅院,與其說是宅院不如說是三間房子,因為這個宅子根本沒有院。

這到省事,連院門都不用敲就到屋前了。王旁等人栓好馬,朝屋子走去。四周靜悄悄的,偶爾有鳥兒從臨終飛起的聲音。

王旁上前拍拍了房門,裏麵沒有人應答。門虛掩著輕輕推開,房屋全景赫然就在眼前。

房間裏的擺設十分簡單,牆邊的置物架放著日常應用之物。房中還有一張桌子幾把椅子,門邊擺著盆架。廂房也不大,一個櫃子一張床,床邊的桌子上放著一盞燈。牆邊還有一個書櫃,上麵滿滿的擺著一些書。

王旁回到客廳,看房間盆架上的有條毛巾,王旁上前摸摸了摸,還有些濕氣,看來父親用過。既然沒關著門,想必父親並沒走遠。

時遷從外麵進來,手裏抓著饃啃著:“王爺,看來老太爺沒走遠,這饃還熱乎著呢。”

馬勝從他手中奪了饃過來:“就知道吃。”說完他把半個放到嘴裏。

王旁看他們這樣子,想到快到江寧府的時候忙著趕路,幾個人午飯都沒吃。“你們先去吃點東西吧。”

“王爺,咱路上帶的幹糧吃完了。”時遷說道:“還以為來了老太爺這有好吃的,想不到這比您那梅耶府還寒酸。那廚房裏我找了半天就找到這麼一個饃,對了還有些醃菜,馬勝你不去吃?”

王旁從懷裏掏出一兩銀子:“你們去江寧府城裏,這些夠你們大吃大喝一頓了。另外買些米麵菜回來。”

他將銀子扔給時遷,時遷立刻笑了:“胡大哥,馬勝,我請客!”

王旁和他們一起走到屋外,看著三個人離開,王旁自己在山丘上轉了轉。這房子雖然簡陋但周邊環境挺好,風景優美而且林中還有些小動物。王旁暗笑,光填平窪地植樹造林,就得花不少的銀子。錢都花在環保上了!

山丘南側有撲撲的聲音,不像是野雞小兔能有的聲音。王旁走過去,見一樵夫正在砍柴:“這位大哥,請問您可知道這房子的主人去哪裏了嗎?”

樵夫直直腰看看王旁:“你找王相公啊?!你去謝公墩看看,從這朝北就是東晉謝安故居,王相公時常去那裏休憩。或者南麵的定林寺,王相公在那裏有見書房。等等,等等,我好像看見他西麵去了,那邊寶公塔。要是都找不到你就去東麵的孫權墓,興許他在那感懷江東。”

王旁一聽就樂了:“哈哈,這位仁兄,你將這東南西北都指遍了,感情這山丘上的屋子就是個幌子。書房,臥房,觀景台都在四周。難怪這土丘沒有牆,這裏不過是就是大花園而已。”

樵夫自己也笑了笑:“你還真說對了!你是京城來的吧?走,我帶你去他住處!”

他說著把剛剛砍好的薪柴打了捆朝背上一扛,大步朝王安石的那山丘的房子走去。

王旁覺得這樵夫有點意思,看年紀和自己相對,說話卻也不粗俗,這宋朝最大的好處,就是人人都有書讀,不管是樵夫農戶還是手工作坊的藝人。看他和自己自來熟,王旁跟上他問道:“怎麼?最近京城來的人很多嗎?”

“多!不光是京城,各地的人都有。以前可不這樣,聽說是王相公兒子那個當王爺的又回來了,以前還以為死了呢。這些人又都來拜見王相公,知道這叫什麼嗎?這才叫窮在街邊無人問,富在身上有遠親呢。”

他說完也意識到自己說的多了,轉頭看著王旁笑了笑。“公子你別介意,我可沒說你。你跟那些人一看就不一樣……”

“我有三頭六臂?”

“那到沒有,不過看你找王相公如此誠心誠意,你可不見那些人,有的來了看著搖頭歎氣,有的坐都不肯多坐一會。就算王相公見了這些人也會客客氣氣的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