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擬建聯合國(2 / 2)

這些他是不會對阿裏骨說的,但是他可以對阿裏骨講,統一的貨幣對各邦好的處。

王旁已經定下了這次四邦會談的方案,那就是他要成立各邦聯合起來的一個基金組織,在各國之間就貨幣事務進行共同商議,為成員國的短期國際收支逆差提供信貸支持。同時要用宋鈔和黃金掛鉤,成員國貨幣和宋鈔掛鉤。

對於王旁的想法,阿裏骨反複求教才弄明白如何掛鉤以及如何彙率兌換。他撓著頭問道:“王爺,你說的我有點似懂非懂。不過有一點我是知道的,就說我吐蕃錢幣,古時候用貝殼或天珠,自大唐文成公主嫁入吐蕃以來,我們才開始鑄幣。但是就我吐蕃的銅幣,根本沒辦法買大宋或者大理的產物。所以,就會有人用金銀去換,換來換去,金銀越來越少。你說這辦法要是能讓我吐蕃金銀不會少,我就支持。”

王旁知道,這套理論對於古人來說確實有點難理解,他微微一笑換了個方法解釋道:“如果你們國家的貨幣和宋鈔掛鉤,就可以直接按一定比率兌換宋鈔,宋鈔可以在各邦通行,更可以換成金銀。那你支持不支持?”

“支持!必須支持。”

王旁帶著煽動性的語氣對阿裏骨說道:“阿裏骨王子如果支持,那我相信這次各邦會議之後,對吐蕃的好處可是很大。你想想,現在我們聯合起來,你吐蕃,我大宋以及最初定盟的幾個邦國,就是常任的理事國。那以後我們製定各項貨幣和邊貿的協定,就是規矩。像是西夏,琉球,交趾,高麗以及遼國,想要加入我們這個聯合起來組織,那就要遵守我們定下來的規矩。是不是對吐蕃也好處很多呢?”

阿裏骨聽的眼睛發亮,這王旁的想法可真不同一般人。古人稱霸之心無非是本朝本土弄個一朝天子,而王旁的想法簡直就是要各邦之盟主,而這盟主做的還貌似在為本朝爭利。他拍手讚歎到:“難怪我常聽說,王爺你的想法驚為天人啊!這麼一聽果然非同一般,我這聽的可太讚成了,若不是需要先到你宋京城,我恨不得馬上回吐蕃,處理好吐蕃之事就趕去邕州呢!”

“嗬嗬,急什麼?正好你這次跟我去京城,我把命人準備好的文書條款讓你帶回吐蕃,你也好對你吐蕃國王有具體事宜可以商議!”

阿裏骨一拍胸膛:“王爺放心,隻要我覺得可行,那必然能做成!跟你在一起真是長見識!王爺要不嫌棄我願意和王爺結成金蘭之交。”說著他一舉酒杯,向王旁說道。

王旁自從回到宋朝,幾乎都成習慣了,動不動就結義,到現在他結義了好幾個了,比如完顏劾裏缽,比如高智升,再比如死了李諒祚。想起這些名字,王旁就頭大,幸好自己沒和趙頊以及耶律洪基結義,那將來天下可就是他幹哥們兄弟的了。

而這個阿裏骨,確實是讓王旁十分欣賞的人,而且如果王旁要實施聯合國計劃的話,必須有這樣的有實力死黨跟著一起做。吐蕃這些年在角廝羅的帶領下,已經牢牢的掌握了河湟地區,如今皇位傳到董氈,也是受宋朝授官和冊封,配合了宋朝的抗夏鬥爭。如今吐蕃河湟地區的經濟與文化發展十分興盛。社會相對安定,農業有了相當發展。吐蕃人更善於製弓弩刀劍,所製甲胄,“強弩射之不能入”。

尤其讓王旁感興趣的是,從唐朝後期絲綢之路青海古道重新興旺,給吐蕃帶來巨大的財富。當年王旁就勸過李諒祚不要去打角廝羅的主意,結果李諒祚不聽勸告大敗而回。現在未來的角廝羅國王就在王旁麵前,拉著王旁要結義,王旁怎麼能不高興呢?!

“好!本王求之不得!”王旁說著站起身來,阿裏骨卻說道:“那就正式來拜!”

接著,張平去取來紅紙寫出讓二人寫下姓名、生辰、籍貫及祖上三代姓名的《金蘭譜》,然後擺上天地牌位,根據年齡的大小,依次焚香叩拜,一起讀罷誓詞。

眾人又舉杯暢飲,說說笑笑好不熱鬧。等酒席散去,王韶進了王旁大帳低聲問道:“王爺,我聽說您阿裏骨結義為兄弟?”

“怎麼了?有何不妥?”王旁笑嗬嗬的微醉看著王韶。

“這,您忘了嗎?我獻平戎策,想去西夏要先取河湟。到時候,你們可是要兄弟反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