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蜀人謀合作(2 / 2)

“好吧!我買這宅子,要借梅耶府的名,在下在眉州素聞王公子經商有道,每年僅僅上繳朝廷的茶利就有二十萬兩白銀,本想與公子求教。但不料卻看見公子賣此梅耶府,又關掉茶場生意。我買此宅,想留此宅名頭,請公子肯出麵,幫助我蜀地茶農將茶賣出蜀地。這就是我所說的條件和要和公子相談的生意。”蘇小一口氣說完,如釋負重般喘了一口大氣。

王旁聽罷微微一笑,做茶的生意他知道有利可圖,不僅京城,就連西夏和遼國都視茶為寶。隻是他當下哪有這心情。這在宋代若是做了官,沒有準許不能擅離職守之地,之前他是想在京城待不成,如今他想離開京城也隻有辭官這一條路。 為了離開京城他才答應宰相曾公亮之托,南下訪查丟失書卷之事。

有種心態叫做隨波逐流,穿越到宋朝若幹年後的王旁,忽然有了這麼一種情緒。這要換做早幾年,或者王旁心中暗笑,暗自得意甚至一口應承,可如今不同了:如今王旁的心裏卻是很茫然,自從月下走了以後,他自己都覺得沒什麼目標,若是就此罷手什麼都不做了,自己這些年積蓄也夠下半輩了。可是身邊這些人,讓他又不得不做點什麼事,就比如南下,從王旁內心希望可以掘金,那樣總算大家跟著他沒白混;而他自己也可以早日有實力去弄磚窯,去燒出可以蓋房的磚,實現自己答應月下的蓋上一套磚瓦房。

看著蘇小很有誠意的樣子,王旁微微搖了搖頭:“蘇公子,這個事不可以。你也知道各州都有茶榷,這些除了當年我做京城茶場之外均由朝廷經辦。若是你蜀地的茶銷到了其他州府,影響了各地的茶利,那官府追究起來你我都擔待不起。”

蘇小站起身來,走到王旁麵前仰著頭看著王旁:“王公子,我這可不是為我一人。我們那官府壓低價格收茶,茶農也隻能賣給官府,到頭來百姓越來越窮,遇到荒年糧食又貴,隻好跟地主富戶借錢買糧。到最後收入都不夠還利息的,弄得不少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我有心幫他們可是有心無力,與其散財不如為其謀出路。在下也是常聽堂兄提起王公子,所以特來相求。”

王旁聽這話不由得再次打量蘇小,這娃子看似很生氣,強壓著火氣,眼神中卻有一絲倔強,不過十六七的女娃子懂得什麼,單聽一麵之詞也難以信服。

王旁扳起臉:“蘇公子,難道不知道太宗以及真宗以來,為了防備災情,各地設有平價倉,從上供的錢中扣除部分作為糧草本金。糧價便宜的時候,官府收購存糧,若糧價貴了,則拋售平抑價格或者用來救災,如何弄的百姓流離失所。這梅耶府名你願意留就留著,隻不過我王旁幫不上什麼。而且我已經辭官,並關閉了茶場,出麵辦此事我看實難答應。”

蘇小聽王旁這麼說,急忙說道:“公子不知,那些平價倉被挪用,有名無實。”

“這事,若有官員貪汙枉法,蘇公子可以找知府或者上高朝廷,你來找我有什麼用呢?”

“這些即使暫時解決了,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救急不救窮王公子難道沒聽說嗎?現在是蜀地百姓窮,茶沒銷路。以往偷偷會運往陝地,那邊似有大量用茶,現在連陝路也沒有這需求量了,再要這樣下去,蜀地的茶就荒廢了。”蘇的十分急切。

王旁不由想到:古代西南邊疆和西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茶馬古道分川藏、滇藏兩路。難道如今入藏的茶馬交易在川藏之間還沒形成?宋代以來陝關盡失,無法茶馬交易,那麼也就是說至今蜀道尚未形成?這到是個商機,可是就憑這麼一個毛丫頭,在這嘚啵幾句就能說服王旁去開辟川藏的茶馬古道?

而且這蘇小口口聲聲的要和王旁談生意,他又憑什麼來談此事?王旁聽蘇小所說百姓疾苦,可能真有實情,可那也不是自己該管的事,自己尚且剛剛家破人亡,哪有能力和心情管他人?

“蘇公子的苦心在下理解,王某如今確實沒有能力來做這事。”

“也罷,原來世人傳說王公子如今已經喪誌,受製朝廷再不為民做事,看來是真的!”蘇小的眼神中突出一絲不加掩飾的輕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