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遼國南京城(1 / 2)

嶽立將故事講完了,王旁聽的津津有味。咱們這寫的簡單,但是讓嶽立一講繪聲繪色的,竟讓王旁像聽了段一樣。

王旁邊聽邊琢磨,按說這耶律宗真當皇帝是理所應當,但耶律宗真未免有點拿皇位太兒戲了;耶律宗元也應該當,他的功勞和忠心確實無人能及;按照皇位繼承來說,耶律洪基也沒錯。但世間事按照一句老話來說: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

所有問題的關鍵,就在耶律宗真的兒子耶律弘孝身上,王旁忽然發現這個人和趙曙還是挺像的。對原本就不屬於自己,但是又有可能實現的皇位虎視眈眈。

嶽立總算將耶律宗真,耶律宗元,以及耶律洪基的事講的差不多了,自己也覺得口幹舌燥,喝了一大口酒問道:“若無,你可想好辦法沒有。”

王旁沉思了一下,辦法不是沒有,想擺脫這關係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完顏劾者離開耶律宗元,這樣自己肯定不受牽連,但是完顏劾者是否願意呢?更何況說耶律宗元想謀反,若是選擇給皇太後賀歲的時候,恐怕還是難逃這場內亂。

他見嶽立對遼國所知的確很多,便問道:“嶽兄,我還有兩個問題,耶律宗元掌握多少兵馬?還有,據你估計,耶律宗元會不會趁著皇太後大壽造反?”

嶽立歪著頭想了想,然後又搖了搖頭,說實話第一個問題好回答,第二個問題他就有點繞不不過來了:“我所知道,耶律宗元現在有四十幾萬兵馬。至於第二個問題,似乎可能性不太大。”

“哦?四十萬兵馬?”王旁忽然想起金大俠那書中,皇叔謀反的時候似乎號稱八十萬大軍。“你說說為什麼不大可能啊?”王旁索性刨根問底。

嶽立皺著眉:“若無兄弟,這遼國似乎怎麼好像是近親通婚,你看啊,現在的太後是蕭撻裏,他的父親呢是欽哀皇後蕭耨斤的弟弟。 欽哀皇後蕭耨斤你知道把,就是耶律宗真和耶律宗元的母親。也就是說,也就說現在的皇太後是耶律宗元和耶律宗真的表妹,對吧?”

王旁聽著也夠亂的,原來耶律洪基是耶律宗真和自己舅舅家的表妹近親結合的產物。這孩子能聰明嗎?王旁不禁心裏打了問號?

他聽嶽立接著說到:“自己的表妹是皇太後,你說耶律宗元會在這個時候起兵嗎?”

王旁聽著撲哧笑出來,他不是笑別的,是笑剛剛嶽立自己繞自己那勁,似乎不掰扯清楚了不甘心的樣子。王旁笑著說到:“好了,咱不管他表哥表妹的,嶽兄放心隻要我到了那遼國小心謹慎就是了。對了,我明天啟程到邊境,是否有人接應?”

嶽立被王旁問的一愣:“什麼人接應?”

王旁見嶽立的表情就知道沒有:“哦,我去西夏的時候,西夏都派了使者到延州接應。”

嶽立撇著嘴搖了搖:“咦!西夏那是請你去的,他們那邊急需解決他們的問題;遼國可沒人接,遼國人狂傲的很,還自稱什麼大遼國。我想起來了,你此次去一定要注意,就算沒什麼內亂,也不可丟了咱們大宋國的誌氣,要是讓那遼國人壓了氣勢,估計回來怕要有人參劾你了。”

這倒是王旁沒想到也沒擔心過的:“哈哈,嶽兄什麼時候看我丟過氣勢?”

嶽立一笑:“還真沒有,來,就預祝兄弟此行順利!”說著,二人舉起杯痛飲。

王旁再次啟程,就要出了宋遼的邊境,嶽立一直送王旁到了邊境的守衛站上,才目送王旁的隊伍遠去。

一行人進了遼國境內第一站便是遼國的陪都南京析津府 ,一進入析津府,王旁立刻去皇城,遞上遼國所發請柬和自己的通關文牒,不大會功夫,就來了一位遼國的大臣接待他們。隨即為他們安排住處,並派遼國的侍衛護送賀禮先行。

這下王旁放心了,他要在這南京城多逗留兩日,好好的看看自己的生前之地。辦完公事王旁叫上折克雋等人,和自己便服出行。他終於看到了他前世所在,此刻他多麼希望月下就在身邊,讓他好好的給月下講述一番。

眼前的遼國南京城(析津府)幅員三十六裏,城牆高三丈,寬一丈五尺。共有八個城門:東為安東門、迎春門(遼代燕京城的安東門舊址,在菜市口以西,附近有老牆根胡同,是遼代燕京城的東城牆遺址)。

南為丹鳳門、開陽門(右安門內大街與白紙坊西街、東街有個交叉路口。在十字路口的西北角,欄杆旁邊,有塊石碑,上麵刻著幾個大字:“遼開陽門故址”。開陽門正對著拱辰門,現在的右安門內大街,正是當年開陽門至拱辰門大道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