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就像是一張網,隻要你用心去織,千絲萬縷總會結在一處。
王旁此刻對此深有體會,比如這次來澤州之前,他就帶著一封張載的書信而來。況且他到晉城縣,縣令知道他來還是得出門迎接。
“哈哈,若無(王旁字若無)怎麼有空大駕光臨。” 晉城縣縣令笑著拍這王旁的胳膊拉著他一同走進縣衙。
這人和王旁很熟,之前比較熟現在更加熟,這個人是張載的侄子,但是和張載同時進士及第的程顥(字伯淳 )。況且程頤、程顥兄弟二人還在王安石府上待過些日子呢。
“我是途徑此處,來看看伯淳兄。”王旁說著和他跨步走進縣衙。程顥將王旁領進大堂旁邊的廳堂,這裏一看就是招待比較熟悉的朋友來客的。二人坐下王旁拿出張載所托信件。
程顥一邊看著信一邊笑著說道:“仁孝之理皆備於此,孟子之後未有人及此”
王旁聽程顥之意並非反語,點頭稱是說到:“此次去丹州見到張大人,治縣有方仍還堅持做學問,實屬可敬。”
程顥指著信對王旁說:“叔叔的這《西銘》一說雖然隻五百字,但見心血”
“西銘?”王旁有些疑惑。程顥見他不解將書信遞給王旁說道,:“你看看這個,這不是家書,是叔叔一篇文章。”
王旁接過看看了:是一篇從天人一本講起,以仁孝為核心,闡述了張載的基本哲學觀念和政治倫理思想的文章。
程顥解釋到這是叔叔張載在橫渠鎮講學時寫在西邊窗戶上的一篇銘文。所以叫做西銘。
二人說笑了一陣,王旁說道正了正神情說道,:“此次前來還有一件事來叨擾,還請兄台相助。”
程顥見王旁說的這麼嚴肅,便說到:“若無賢弟隻管說來,隻要我伯淳可以辦的到的。”
王旁笑了笑。其實也沒什麼大事,就是想買你這一塊地。
程顥一聽鬆了口氣:“咳,我還當什麼大事呢。這有什麼不好辦的,是不是地稅方麵讓兄台幫忙”
王旁擺擺手:“不是不是,這不是不知道土地買賣製度嘛。”
程顥說道:“買賣都不是問題,太宗以來土地買賣還是都是自由的,隻要按規定上交稅就好了,不知若無兄弟看上哪家的地了?”
王旁將那張殷世傑,餘大年畫的圖拿出,給程顥看:“據我所知這是塊無主之地,但畢竟不敢確認,所以前來麻煩伯淳看看。”
程顥說道:“若無兄弟可真是有備而來。”
說完,程顥召來師爺,讓師爺去戶籍主簿那查查這塊地的歸屬,有無訴訟。二人一邊喝茶一邊聊天,不會師爺就回來了,稟告說此地確實是一塊無主之地。此地就在無名山腳下,早年間因常有獸下山,嚇得村民都搬走了。
程顥看了王旁,
王旁倒是覺得無所謂“既然是無主荒地,那就開個價格,還得麻煩師爺幫著辦些手續 地契什麼的。”
程顥問師爺:“現在縣裏的荒地買賣價格如何算?”
師爺轉著看見看了半天了,心知這是縣令好友,反正是荒地,便說道有心討好說道:“咱這縣裏良田少,縣裏一畝是平均是八十文銅錢,荒地就不值錢了,”
王旁說道,那既如此師爺看此地如何計算價格?
師爺說道:“我看這地基本荒了,不如按半價算如何?”
程顥卻覺得不妥說到:“我看不妥,若無兄弟,我有想法你看行不?”
王旁不知道程顥說價格是高還是低,但是高總不至於高過八十文。便說聽聽
程顥說道,這山縣裏要雇人看護林,這雇兩三人,每個月縣裏就支出十幾貫。既然若無賢弟要這地,不如這樣地呢我按六十文算給你,搭上這座山。”
王旁一聽和半價差不多,但聽程顥說道:“這稅是不可少給,山也有條件,你要派人看護山林,若有是有山火燒了樹木,你當種新書,不可讓山也荒了。”
這條件王旁到沒想到,程顥尷尬的笑笑:“這點錢對兄弟不算什麼,不過,每個月縣裏要給看林的一些之處,這下到也省下,這省下一年支持夠置辦個學舍,學我張載叔父教育鄉民也好。”
王旁聽此心理很是感動,明知道這細水長流的錢未必比置地少,但是有山可以種樹采礦絕對是不虧錢的。便說道:“這事若無定要支持的,縣裏半學舍,我再捐一百貫,伯淳兄可即著手。
程顥聽了大喜,立即安排師爺去辦地契等事。
從縣衙出來,王旁興衝衝的拿著地契回了邸店,見何裏缽跟著後麵一聲不吭。王旁問道何大哥怎麼了。
何裏缽說道:“我說你怎麼說差不多能堅持到京城呢?不過還好,還有幾十兩”心說,這也夠自己夠一年的。
王旁苦笑一下說道:“看吧,能堅持到就好。”何裏缽看著他無奈的撇撇嘴,誰知道他又有什麼花樣。
回到邸店見殷世傑正在那等候,王旁問道:“現在村裏的屯煤還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