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曆史與文學(3 / 3)

不得而知。

所謂身邊的現實,其實也是由時間流轉做成的現實,時間轉瞬即逝,過去了就成為曆史。隻不過它們不在典籍裏,而在我出生成長的這片土地上,在我觸手可及的生活中。我的老家地處黃海北岸,是中國北方一個地圖上看不到的村莊,我老家的村莊離小鎮隻有十裏路,而距我家隻有十裏路的小鎮是一個有著一千多年曆史的古鎮,叫青堆子。我的老家因為地處黃海北岸,很早就與朝鮮、上海、煙台等外麵世界有著貿易往來,大量的糧食、土特產、日用品在這裏輸進輸出,使這裏的商業自十七世紀起就開始繁榮,使這裏很早就注入了外來文明。鎮內建有教堂、劇院、妓院,稅捐局,商會和學校,商店比比皆是。我現實中的鄉村,因為很早就有著開放的氣象,祖輩們隻信奉外邊,凡是外邊來的,就是好的,凡是外邊的,就是正確的,從不固守什麼,似乎外邊,就是他們心中的宗教。我的父親曾是鄉村商人,他十幾歲開始就用自行車載大布和過膝襪子在黃海北岸的城市和小鎮做買賣,所以,過膝襪子這個外來的事物給母親帶來的痛苦,在我童年裏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因為我的嬸子和大娘都是小鎮女人,而母親是鄉村女人,奶奶從不把過膝襪子分給母親。問題是,奶奶不分給母親,父親也認為天經地義,也認為隻有和外麵通著的小鎮女人才享有穿過膝襪子的權利。於是,一直都沒有穿上過膝襪子的母親向我講述她的委曲的夜晚,穿在四嬸腿上的過膝襪子就電影一樣晃在我的眼前。

這就是我所生活的鄉村的現實,它既是現實,又是曆史,它是曆史,卻不是書本裏的曆史,它經曆了時間的穿梭、過濾和積澱,而成了我身邊的現實。如果沒有小鎮曾經的開放、繁榮,就沒有我祖輩和故鄉人崇尚“外邊”的性格特征,而如果沒有小鎮這一特殊地域積澱在這一帶人身上的性格特征,就沒有我後來的創作。它從祖輩父輩的血液流淌到我的血液,是我源遠流長的曆史,它從一代代故鄉人身上流淌到如今,是我身邊無所不在的現實。

然而,這個現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母親想擁有一雙過膝襪子的夢想,在我青春時期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不複存在。改革開放將城鄉的圍城打開,城裏的物資大量流向鄉村,鄉村人大量湧到城裏,陳腐的觀念再也阻擋不住一雙便宜的過膝襪子。同樣,因為改革開放,城鄉的圍城打開,做小鎮女人再也不是我的夢想,幾乎所有鄉村女子的夢都伸到了小鎮外麵的大城市裏,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它已經不是夢,而是唾手可得的現實。問題可能就發生在這裏,當小鎮再也無法寄托鄉下人的夢想,它便一天天荒涼下來,寂寞下來,當它一天天荒涼和寂寞,像一個遭人厭惡的孩子被丟在時代的一隅,我故鄉的土地也隨之荒涼下來,寂寞下來,鄉村的世界,幾乎就是女人們及老弱病殘者的世界,因為強壯的男人青春的女子紛紛進了城,到城裏見世麵掙大錢去了。

凡是外麵來的,都是好的,凡是外麵的,都是正確的,在這一點上,如今的鄉村和父輩所生活的鄉村沒什麼兩樣,可經曆時光的推移,時代的變遷,有一個情景發生了變化:在父親時代,外麵的東西再好,隻攪動人的心情,從來傷害不了人們對土地的感情,土地作為鄉下人的家園,是結實而牢固的。而現在,那外麵的好,不但攪動了鄉下人的心情,還傷害了人們對於土地的感情,當在城裏打工一年的工錢超過了好幾年種地的收入,那由土地做成的家園便怎麼都無法存在了。

鄉下人紛紛湧到城市,可是城市並沒成為他們心靈棲息的家園,城市在接納他們廉價勞動力的同時,排斥著他們身心占領的需求,當他們的肉身在城鄉之間往返,他們的心靈,隻有在城鄉之間流浪。

我所經驗的現實,是我身邊的鄉下人,和世界上所有人一樣,一直在衝突中尋找跟這個世界關係的入口。他們還在鄉下時,還是一棵散漫的野草時,以為他們的生活在外麵,在那個文明的、秩序的、在他們看來與國家這個強大肌體的主流血管水乳交融的外麵;或者以為,他們隻要進入那個文明的、秩序的世界,他們的生活就能得到改變,如我的大娘和四嬸,可以理直氣壯地擁有一雙過膝襪子。而現實是,那個文明和秩序的世界並不像想象那樣,它排斥散漫,即使有朝一日,他們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擁有了過膝襪子,進入了秩序的世界,進入了國家的主流血管,又會發現:那個散漫的野草的生活,原來是最自然最自由的生活,是文明、秩序的世界的“外麵”,是人和這個世界關係的最好入口。然而問題的關鍵在於,他們和世界上所有人一樣,根本沒有回頭之路,即使他們的肉身回頭,他們的精神也無法回頭,他們必須在現有的狀態下尋找新的入口。

這是一個巨大的悲劇,悲就悲在,他們即使一代代尋找下去,也找不到和這世界關係真正的入口,因為那入口一經找到,就又跳到了遠處。而這又是一個巨大的喜劇,喜就喜在,他們總是能夠遠遠地望到入口,於是他們隻有一代又一代尋找下去,他們的精神,隻有在尋找中獲得安寧。

我所經驗的現實,是城市文明的不斷發展、變化,給鄉下人帶來了無窮盡的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困擾、困惑。實際上,夢想與現實,既是鄉下人的困惑,也是城裏人的困惑,它其實是人類共同麵臨的精神困境。不斷地在人的精神困境中探索生存的奧秘、人性的奧秘,揭示人性困惑和迷茫的曆史,是我創作永遠的動力所在。

責任編輯劉誌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