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次他們延請的都是少林寺的高僧。
“而這些高僧為九大親王帶去皇上的密旨,讓他們到少林寺麵聖。
“九大親王這時才知道皇上依然活在人間。
“所以他們立即帶著三千親兵前來,而此時你正忙於追擊公孫絕,根本沒察覺到九大親王的動向。
“當然我要把你調出京城,還有另一層用意。
“皇上不想讓京師變成戰場,何況還有後宮嬪妃,公主和十幾位小王爺的安危,很難說你被困宮中時,不會把他們扣為人質,這才命我想辦法把你調出京城,在你自己的海盜船上解決掉你。
“還有,你離開京城,四萬禁軍就群龍無首,也就容易擺布了。
“當然九大親王能帶著親兵到少林寺,卻無法命令他們進攻京城,將士們都知道那是謀反大逆,斷斷不肯從命。
“沒有玉符,就是皇上也無法調動這些人,所以最關鍵的還是玉符和禦旨合在一起。”
“父皇把禦旨給了玉葉公主,玉葉公主又讓她的婢女玉翠轉交給你,這樣,禦旨和玉符就合在一處了?”
“是的。”李實點點頭,“不僅你沒有想到,連我也沒有想到,這條船上最重要的人物居然就是她。
“而她為了這一天已經在海盜船上忍辱活了八年。”
“還有那個馬如龍,馬太後的遠房侄子,你們串通好演了一場好戲。”奕琛恨恨地說。
“這一點你猜的並沒錯。”李實笑道,“不演上一場戲怎能騙過你?
“不過事先我也不知道他們都是為皇上效力的人,所以串通好了卻未必。”
“那你是如何把禦旨和玉符送到他們手裏?
“城門不是已經關閉了嗎?他們又怎會來的這樣快?”
“你到了船上後,九大親王已經擁戴皇上到了城外,大軍就在城外待命。
“傳送玉符的人雖然不能出城,卻可以把玉符綁在箭上,射到城外,九大親王手中有了禦旨和玉符,自然可以叫開城門。”
“我說怎麼沒有看到榮親王,以為他去長安篡位去了。
“如此說來,這裏麵與馬太後並無關係。”
“馬皇後並不知皇上還在世,但明天就可以知道了。”李實想到皇上和皇後重相聚首的場景,欣慰地笑了。
“錯了,全都錯了,從開始就錯了。”奕琛頹然歎道。
“李實,父皇廢黜我後會怎樣處置我?”
“你犯的罪惡太大,天理國法所不能容,這世間已無你容身之地。”李實說道,“不過,你畢竟是皇室血胤,隻要你誠心悔過,世間雖不能容你,世外卻還有無邊世界。
“皇上不忍親手處置你,也不願各親王犯下自殘手足的過錯,更不忍你死於亂兵之中,所以為你留了一條後路。”
“是什麼?廢為庶人,終身禁錮?”
“奕琛,倘若你誠心悔過,放下世間的一切,佛門廣闊,無所不容,我願收你為徒。
“用無上佛法消除你的罪惡。”苦禪笑著說。
“皇上,走吧,咱們在這裏不能立足,就回到海上去,您依舊還是至尊王者。”淩峰催促道。
“是啊,皇上,咱們可不能再上李實這奸賊的當了。”陸士龍也急忙勸道。
奕琛苦澀地一笑,說:“苦禪大師,多謝你的盛情好意,假如我還是皇上,我會願意有做您弟子的榮幸,但現在是不可能了。
“李實,請轉告父皇,我雖不能做中原皇帝,一樣可以在海上稱王,一樣可以攻略四夷,開疆拓土,建立我自己的帝國。”
“奕琛,你到現在還癡心不改嗎?”李實用手一指船外,“外麵有八大親王的兩萬四千名精銳鐵騎,你率領幾百名侍衛、十幾個江湖匪類就能衝得出去、逃到海上嗎?”
“這就無需你費心了。”奕琛說完,轉身向後走去。
李英武忙高高舉起一麵令旗,向下一揮,八大親王也同時舉起令旗,霎時間從各親王背後衝出幾百人,抬著一架架攻城梯,搭在頂層平台和一層甲板上。
隨後士卒們便如潮水般向船上衝來。
“哪裏走?”苦禪見裕親王已身先士卒衝上船來,保護李實的重任總算可以卸下了,便淩空飛躍,向奕琛撲去。
淩峰也一躍而起,在空中截住苦禪,二人倏忽間對了三掌,各自後躍落下。
“方丈大師,皇上已決意退出中原,您又何必逼人太甚?”淩峰調息須臾,然後說。他也是當世武林中頂尖高手,單以掌力而論,並不在苦禪之下。
“他是罪孽深重的人,我不能再放他去別的地方殘害無辜。”苦禪說著,身形左右閃動,欲繞過淩峰去擒奕琛。
淩峰並不理會他的身法變化,隻是步步後退,卻將奕琛護得嚴嚴實實。
苦禪見奕琛已邁下階梯,急怒之下,連發數記大力金剛掌,想迫使淩峰讓開正麵。
淩峰卻苦戰不退,也是連出數掌相抵,幾聲“轟隆”巨響,幾股掌力相撞炸開,罡風激蕩,如怒濤狂卷,上來助戰的李英武和十幾名舞女都立足不住,向後連連退去。
李實高聲喊道:
“苦禪大師,不必和他們硬拚,八大親王既然及時趕到,就由他們來擒拿這些逆賊吧。”
苦禪看著奕琛的身影從平台上消失,知道幾十招內並無可能戰勝淩峰,衝過這一關,倒要防他作困獸之鬥,趁自己衝過去時,再擒住李實作人質,八大親王和邊軍可無一人是他的對手,便又退回李實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