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企業安全文化

企業文化

作者:何冰

安全文化就是企業的安全意識、安全目標、安全責任、安全素養、安全習慣、安全科技、安全設施、安全監管和各種安全規章製度的總和,其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保護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實現人的價值的文化,並在企業的安全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導向、激勵、凝聚和規範作用。一句話,企業安全文化是全體職工安全素質和良好習慣的體現。

一、安全文化的基本理論

1、安全文化的起源

安全文化概念起源於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的爆炸事故。事故發生後,國際核能組織組織專家進行分析。在他們撰寫的事故跳查報告中,指出事故的主要原因:人因錯誤。簡單說:有人做了不該做的事情,有人沒做該做的事情。這時,文化與安全的關係第一次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安全文化”概念由此產生!後來安全文化演化為一種現代文化。

二、企業安全文化定義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導則》中的定義:

被企業的員工群體所共享的安全價值觀、態度、道德和行為規範組成的統一體。其實就是內化為全體員工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企業安全行為!

三、企業安全文化的內涵

企業安全文化=安全理念+安全態度+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安全習慣+環境氛圍

安全文化六大要素,安全理念、安全技能、安全態度、行為習慣、環境氛圍

四、安全文化的特點:

傳統性、真實性、個性、.先進性具有大眾化、人性化、利益化

五、安全文化在企業中的運用

1、本質安全文化的內涵

企業強調本質安全,本質安全並不是絕對的安全,而是指:當操作失誤時,設備、係統能夠自動保證安全;當設備、係統發生故障時,能夠自動排除故障影響或安全地停止運轉;采取雙重或多重安全措施,確保人身、設備和係統安全。為使設備、係統達到本質安全而進行研究、設計和改造稱為本質安全化。

本質安全的基本特征有: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論在何種作業環境和條件下,都能按規程操作,杜絕“三違”,實現個體安全。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不論在動態過程中,還是靜態過程中,物始終處在能夠安全運行的狀態。三是係統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安全生產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況而發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機互補,人機製約”的安全係統。四是製度規範,管理科學,杜絕管理失誤。

本質安全文化是將本質安全的內涵加以擴大,已不是單純指設備構造的本質安全設計,而是指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條件下,具有相當的安全可靠性,具有完善的預防和保護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和安全風氣,以及科學的安全管理體製,使事故、災害降低到規定的目標或可以接受的程度,生產中實現零事故、零傷害。

本質安全文化,體現“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精神,並為廣大員工所接受的安全生產價值觀、安全生產信念、安全生產行為準則以及安全生產行為方式與安全生產物質表現的總稱,是安全生產的靈魂所在。它是長期的安全生產實踐的沉澱和員工內在的思想與外在的行動和物質表現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