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組安全文化養成機製的研究與實踐
企業文化
作者:段玉柏
班組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中的重要一環,它是企業文化管理中最基層、最基礎、最基本的管理,也是最難和最簡單的管理。說它難,在於它直接麵對有思想、有情緒、有行為的人;說它易,也是因為隻要管理好了每一名員工,班組的一切管理都將十分順暢。多年來,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電廠(以下簡稱發電廠)積極探索班組安全文化管理,結合行業和實際工作情況,吸收和借鑒國內同行業先進班組安全文化管理理念和做法,摸索出一係列適合企業、班組的,有特色的安全文化管理機製,為企業安全生產和改革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班組安全文化管理原理探索
班組作為企業管理機構的最基本單元,其管理的好壞不僅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製約,更重要的決定性因素是其內部管理和人員整體素質的水平。受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影響,目前國內企業絕大多數基層管理仍然停留在最基本的人——製度——人的綜合管理的層麵上,企業員工不能夠真正自覺自主地接受管理行使管理,班組中頻發的不安全現象也讓我們看到了這種管理帶來的弊端。針對班組中頻發的不安全現象盡管采取了引導、說服、教育、考核、處罰甚至是法律製裁等種種措施,但這種現象依然不能夠杜絕。造成種種不安全現象發生的因素有多種,除了製度漏洞、設備故障、環境因素外,人員自身因素占了絕對比重,安全意識差、身體不健康、專業技能薄弱、性格缺陷等種種人為因素都會導致不安全現象的發生。
人,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因素,不僅是企業管理的出發點也是最終的落腳點。人不僅具有生存、成長的自然屬性,還有擺脫了最基本自然屬性的交往、尊重、享受、追求、實現、責任、義務等精神層麵的社會屬性。人的精神需求根源於生理需求,但高於生理需求;人一旦由自然人轉變成為社會人,在物質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其精神需求往往占支配地位,而這些深層次的社會屬性管理才是人的管理的最核心、最有效的管理,這也是目前企業管理追求的深層管理,即文化管理的真正內涵。企業文化管理就是要從員工的精神需求著手,將企業追求的目標、使命、價值和道德觀等以文化的方式展現在管理的各個方麵,以潛移默化或引導、培訓、獎勵、考核等強化方式溶入員工精神需求,追求企業與員工方向的同步融合,使企業和員工間形成合力,真正激發員工自主、自覺、自發的工作動力。因此,隻有抓好企業文化管理才能真正抓住員工的心,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企業與個人的雙贏。班組安全文化管理也隻有溶入企業文化管理的大環境中,才能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形成合力,才能激發員工的正能量。
二、班組安全文化養成機製的形成
隨著國家的改革發展,電力行業的改革使原有的管理模式發生了巨變,廠、網分開,運行與檢修分開,同時加上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不斷應用,班組安全管理也發生了巨變。發電廠作為一個建廠40餘年的煤炭行業的自備電廠,從建成至今經過不斷改革發展,班組安全文化也是不斷變化,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
盡管發電廠班組安全文化有一定的基礎,班組各項安全製度、措施相對完善,班組員工安全培訓、專業技術培訓完全能夠滿足安全工作需要。但隨著企業開展管理提升活動、建設學習型、安保型企業的新要求,發電廠改變班組安全管理模式,提高班組安全管理水平,改變條塊化安全管理方式,形成係統化、更加符合發電廠特色的班組安全文化管理體係的要求變得更加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