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高中生涯(2 / 2)

所以開始覺得有點孤單,孤單在於校園太大了,孤單也在於跟她一起來的女同學都分到別的班。

她最好的朋友,那個上海小姐考到一中去了。

剛開始她大概也不適應那邊新的環境吧,老是給白雲寫信,用粉紅色的信紙,還有很好看的明信片。

郵票都是一套套的紀念郵票,那時候時興集郵,紅樓夢人物的一套好多張,從四分錢的丫鬟到兩塊錢的賈寶玉,當時寄明信片四分錢,平信8分錢,那套郵票都是四分和八分麵值的,隻有賈寶玉是兩塊錢的,所以一直到畢業賈寶玉都用不出去。

上海小姐每次都叮囑白雲“回郵”,就是回信的時候把郵票寄還給她,那個年代她已經是很小資的人物了。

白雲寄信和買郵票都要到孫中山故居去,故居就在學校邊上,中間隔著五百米的校道,那條校道對紀中學生有很重要的意義。

每天早上白雲和她的同學在哪裏晨練跑步,每天傍晚在哪裏散步。

校道兩旁是馬尾鬆,針葉落在樹下,厚厚的一層,她散步的時候喜歡踩在那些樹葉上,感受腳底的鬆鬆軟軟,感受山間的清新。

校道的盡頭就是孫中山故居了,進故居是要門票的,但紀中學生帶著校徽可以免費進入,這感覺好像故居就是學校的後花園了。

白雲每天例行的散步必定在裏麵繞一圈,必定到那個賣紀念品的櫃枱,問有沒有新的紀念郵票。

那些郵票也一張張的寄去城區的一中,也必定叮囑上海小姐“回郵”。

後來她開始跟大家姐一起散步,她的語文很好,是她們班的語文科代表,記憶力又特別好。

記得語文課上,那天學《桃花源記》,大家念了一次之後,老師點課代表的名字,說合上課本,你,起來背一下。

大家姐說沒有預習呢,老師說,試試看,能背多少是多少。

她就站起來,一句一句的慢慢念,也有七八成,老師都說很好。

這讓白雲很佩服。

她看過很多的課外書,包括歐洲的文學,好像白雲的好朋友都是文學方麵很棒的,初中是上海小姐,現在是大家姐。

她們平時一起上課,回宿舍一個去打飯,另一個就去打水,都是要排很長的隊。

當時學校有一千多人,全部寄宿,就算是翠亨村本地的學生,也必須住校。

她們這樣合作就省出很多時間,那個時間是每天傍晚,晚修前,鐵定的一小時散步,三年來風雨不改,高考前一天都沒變過。

那個散步的時間是白雲一天中最輕鬆愉快的時光。

散步的線路基本是固定的,從課室開始,穿過校園,走完校道,拐入故居,從故居側門出去,通過翠亨村的小路返回學校。

有時候就逆著走,走完也就差不多一個小時。

偶爾也會改一下線路,比如秋天的時候,蘭溪邊都開滿了金黃的野菊花的時候,她們就繞著蘭溪走。

那條蘭溪,翠亨村一景呢,水淺淺的,很清,就圍繞著小村莊一直流,她們一邊走也采一把花拿著,散步結束要去晚修的時候就把花放小溪裏隨它們自己流。

春天,山上開滿野山牡丹的時候,她們就從故居越過馬路,在山上走一段。

雨天,校道上幾乎沒有其他同學散步了,隻有她們兩個,打著雨傘也是要走的,這兩個人,也是校園一景。

因為她們做什麼事情都是以連體嬰兒的姿態出現,大家姐很高,女生中最高的,很瘦,白雲呢,很矮,女生中最矮,所以這個組合的出現很奇怪。

在校道散步的時候,其他男生就會壞壞的取笑她們,笑什麼不知道,那時候男生女生仍然不說話,她們兩個,很驕傲,遠遠的看見他們笑,目不斜視,旁若無人。

當時有小部分同學是騎單車上學的,那輛單車也足夠讓旁人羨慕,騎車一族中就數三鄉那幾個男生的裝備最齊全,也最耍帥,頭發留得長長的,喇叭褲,一邊騎車一邊聽在中山溫泉用八塊兌換券買的珠江牌收音機,必定聽那香港電台第一台,一邊聽還一邊搖頭晃腦,就像當時港產片裏麵的飛仔一樣。

當他們經過操場上麵那條拐彎的路,就故意的從女生旁邊快速的飆過。

她們被嚇一跳之後會在後麵罵:死三鄉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