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高中生涯(1 / 2)

宿舍就在山腳下,一個年級六個班,女生六十多人,分住兩個宿舍,是那種上下層木床的大通鋪。

白雲去的時候有點晚,其他人都幾乎安頓好了,就剩一個下鋪,白雲在床鋪前磨磨蹭蹭的不是很願意收拾的樣子。

一個大個子女生跑過來問:有什麼事嗎?白雲說,我很想睡上鋪,好像很好玩的樣子。

那個大姐姐說,我本來下鋪的,我看你個子小特意換給你的,你是喜歡上鋪嗎?我給你換過來。

白雲謝過這個同學,高高興興的爬上去鋪排。

那是一個靠窗口的上鋪,白雲覺得那個空間就是她的堡壘了。

吃過晚飯新生要集合,白雲才發現自己被安排在舊生的班,也就是紀中初三的直升班。

直升班兩個,算是重點班,他們班插進去六個新生,就白雲一個女生。

其中四個是他們初中一個班考過去的,一個是長期考第一的賣鬆糕,一個是內向安靜深度近視的大寶,還有一個關公。

其實他們四個從小學開始就是同學了,三個男生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又是鄰居,這下子如魚得水了。

隻有白雲落了單。

這天舊生不用集合,所以他們哄一下就散了,白雲還沒有機會認識她們,也不知道她們去哪裏了。

她初中那班女同學也跟著新的班級集合去了,三十幾個人的宿舍一下子空空蕩蕩。

宿舍離教學區有點遠,周圍都是山,白雲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多的山,本來有點怕,誰知道越怕越見鬼,一下子還停電了。

她這天才到,別說蠟燭,就連火柴都沒一根,黑暗中她就哭了,她淒淒涼涼的哭,細細碎碎的哭,順便把路上暈車的難受也哭了出來,

就在白雲準備哭完的時候那些同學就回來了,他們好像很奇怪為什麼會有一個小不點落在黑漆漆的宿舍裏,她們好像這時候才發現她們有一個新同學。

有一個大姐姐模樣的走過去安慰她,這個大姐姐,白雲聽見其他同學都叫她“大家姐”的,她看起來年紀大一點,個子高一點,也老練一點。

跟她換床鋪的姐姐說,我叫春華,原來我們一個班啊,不哭不哭。

春華後來跟白雲成了很好的朋友,三十年後她跟白雲的兒子說“你媽媽第一天去學校就哭鼻子”。

好像白雲天生就是個愛哭鬼一樣。

第二天晚上是開學典禮,教導主任黃主任找到白雲,他說你是你們那個鎮上中考分數最高的,白雲心中有一點得意,她終於跑贏了一次。

黃主任說開學典禮你代表新生發言吧。

但是白雲覺得還沒適應這個環境,一點感受都沒有發言說什麼好呢。

她說我不能擔此重任,黃主任說那你推薦一個人吧,你覺得誰可以?

她就說賣鬆糕吧,他可以的。

第二天開學典禮上,當賣鬆糕說到“我們新生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時候白雲就知道他上去發言是對了,她覺得自己沒有這個氣場,同時也覺得當年不肯鞠躬的歉意和幫她看分班的人情一並還給他了。

中山紀念中學,前身叫私立總理故鄉紀念中學,1934年由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長子孫科秉承其父“謀建設,培人才,為富強根本”的遺願而創辦的。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學校就是廣東省首批重點中學。

學校坐落在孫先生的故鄉翠亨村犁頭尖山麓,依山而建,群山環繞,整個學校園林式的設計,紅牆綠瓦,飛簷雕梁,古色古香,是一個安靜讀書的好地方。

校園正門“中山紀念中學”是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的親筆題字,宋慶齡生前每年校慶都會來信祝賀,複印件都貼在正門左邊的櫥窗裏。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她跟孫先生的合照,那張她跟孫先生在日本結婚的照片,白雲總是看了又看。

年輕的宋慶齡美麗大方,端莊賢淑,站在孫先生的旁邊,倒看不出很大的年齡差別,盡管他們的年齡相差二十七年。

這個相差二十七年的浪漫愛情故事,作為中山人,大家都很熟悉。

當年孫先生在宋家第一次見到宋慶齡的時候,她才一歲多,有誰會想到這個可愛的女嬰會在二十一年後,不顧父母強烈反對私奔日本,嫁給了她父輩的朋友,革命之父孫中山先生呢。

那一年白雲十五歲,瘦瘦小小的一個羞澀的女孩,她是一個慢熱的人,對環境的適應和跟同學的熟悉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