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召桓公來賜公命1.
1召桓公:周卿士。
晉侯使申公巫臣如吳1,假道於莒2.與渠丘公立於池上3,曰:“城已惡4.”莒子曰:“辟陋在夷5,其孰以我為虞6?”對曰:“夫狡焉思啟封疆以利社稷者7,何國蔑有?唯然8,故多大國矣。唯或思或縱也9.勇夫重閉10,況國乎?”
1申公巫臣:楚大夫,此時出奔在晉。2假道:借道。
3渠丘公:即莒子朱。莒君無諡,以地名為號。渠丘為地名。池:城池。4已:太。5辟陋在夷:偏僻鄙陋,處在蠻夷之地。
6“其孰”句:謂無人覬覦此僻陋之地。虞:望。7“夫狡”二句:那些強悍而想開拓疆土的人,每個國家都有。狡:壯,壯盛。蔑:無。8唯然:唯其如此。9或思或縱:有的謀慮戒備,有的放縱無備。10重閉:內外門戶層層關閉。
冬,杞叔姬卒。來歸自杞1,故書。
1“來歸”二句:這是解釋《春秋》書法的話。言憐憫叔姬被休棄,故書其卒。
晉士燮來聘,言伐郯也1,以其事吳故。公賂之,請緩師。文子不可2,曰:“君命無貳,失信不立3.禮無加貨,事無二成4.君後諸侯,是寡君不得事君也5.燮將複之6.”季孫懼7,使宣伯帥師會伐郯8.
1郯(tán):國名,在今山東郯城縣。上年郯服從吳國,故謀伐之。2文子:即士燮。3失信:謂棄君命。4事無二成:晉、魯想法不一,難以兩全。5不得事君:士燮威脅將與魯絕交。6複之:以此向晉君複命。7季孫:季孫行父,魯卿。
8宣伯:叔孫僑如。
衛人來媵共姬,禮也1.凡諸侯嫁女,同姓媵之,異姓則否。
1“衛人”二句:古代諸侯之女出嫁,同姓諸侯當以女陪嫁。
經
九年春1,王正月,杞伯來逆叔姬之喪以歸。
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於蒲2.
公至自會。
二月,伯姬歸於宋。
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3.
晉人來媵4.
秋七月丙子5,齊侯無野卒。
晉人執鄭伯。
晉欒書帥師伐鄭。
冬十有一月,葬齊頃公。
楚公子嬰齊帥師伐莒。庚申6,莒潰。
楚人入鄆7.
秦人、白狄伐晉8.
鄭人圍許。
城中城9.
1九年:公元前582年。2蒲:衛地,在今河南長垣縣東。
3致女:女子出嫁三月,父母之國使大夫聘問,謂之致女。4媵:送陪嫁之女。5丙子:七月無丙子。丙子為六月一日。6庚申:十七日。7鄆:魯、莒邊界之邑,其時屬莒,在今山東沂水縣東北五十裏。8白狄:狄之別種,因衣服尚白而得名。9中城:指魯都曲阜之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