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陳三爺(2 / 2)

今日聞得此事,她便想過去碰碰運氣。若陳三爺真與那落水的男子有什麼淵源,以當年的救命之恩挾恩,也許能見得陳三爺一麵,從而商談要事。

在她所謀之事中,陳三爺太有用了。若是少了這個關鍵人物,她需得耗費許多的精力從別處入手。

陳三爺是她的捷徑。

陳三爺是什麼人,商人。雖然市井都有“士農工商”的說法,好像商人的地位最低,但商人根基遍及之廣,是其他任何行業都無法企及的,上至王公貴胄,下至販夫走卒,無一不要與商人打交道。

而陳三爺,他不僅是商人,還是富可敵國的商人,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巨萬,勢力遍布之廣,無人可及。

想著這些,瀟湘不由得催促道:“再快些。”

鈺言掀開簾子,看著烏蒙蒙的,擔心的說:“小姐,看這天色怕是要變天了,三月最是雨多,若一會兒下起雨來被困在山上了該如何是好。”

瀟湘笑道:“若是下雨,便更好了。”此一去,不一定能見得上陳三爺,若是錯過了機會,不定又要等到何時了。若下雨被困在一處,也算是多了些許機會。況且,瀟湘心想,挾恩怎少得了環境得襯托呢?

不一會兒便來到了鄑仰山上,於古道中。這於古道中有一道觀,名曰於古道觀,本是皇家祭奠用的道觀,後有一道士進言說,在長安城外天子腳下行祭祀之事,此心不誠,若要上天有所感應,需得行路萬裏,至泰山之巔,此心才能抵達天聽,護龍脈安穩。

有此一言,於古道觀便荒廢了,隻餘了數位尼姑老道,守著這道觀,供平頭百姓祈福參拜。

行至道觀前,瀟湘詫異。這道觀七年前本已荒廢,如今卻修葺得很好,雖不是富麗堂皇,但卻整潔古樸,纖塵不染。

鈺言準備扶瀟湘進門,瀟湘命其在門口等待,自己一人進了道觀。

一老道上前,雙手合十,鞠了一躬,道:“貧道法號空竹,不知施主來此是祈福還是還願?”

瀟湘回禮,道:“吾七年前曾來過此地,此行,算是還願。隻是天色漸灰,怕是有暴雨將至,不知館內可有空房,讓吾等可否在此借住一宿?”

老道笑答:“施主特行至此地,又是故人,此乃善緣。施主且安心住下。”遂吩咐了一小尼姑前去整理房間。

待瀟湘安頓了下來,天已經全黑了。想著明日還有一場硬仗要打,便在鈺言的服侍下早早的歇下了,許是勞累了一天,頭剛碰上枕頭便睡了過去。

------題外話------

這一章寫的時候感覺文風有些變化,對話變少了,旁白多了,自己讀之前的文章感覺旁白過少,自己心裏想的東西以為自己寫上了,其實沒有,讀起來內容便有些跳躍。

除此之外,感覺文風似乎沉悶了些,想著是不是應該更活潑一點。

再有便是,對一些曆史知識有些稀缺,兵書策論也看得少了,決定以後多花時間看書,然後寫文,這樣寫起來會不會故事會更有邏輯有內容一些呢?

當然,寫到後麵的時候會覺得前麵的邏輯不夠嚴密,或者哪一章寫得很差。但我決定以後寫文隻寫後文,不改前文,否則很容易停筆不寫。這樣我才能堅持著以最飽滿的心態把這本書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