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屋山的叢林法則
王屋山的製空權在老鷹手裏,製水權在鱷魚手裏,土地統治權在老虎手裏,但是,各個山頭的實際控製權卻分別掌握在獅子、山豬、疣豬、犀牛、豹子等猛獸手裏,各大巨頭常年爭戰不休,時而內戰,時而外戰,有時內外交戰。
猛獸們在生存競爭中形成了諸多叢林法則,誰不遵守,誰就有可能遭遇殘酷鬥爭與無情報複。誰如果無比強大,誰就有權立規矩,廢規矩,改規矩,破規矩,或處於規矩之外,或淩駕於規矩之上。也就是說,王屋山叢林法則的“總則”有五條:弱肉強食、贏者通吃、成王敗寇、王者製定王法、大王無法無天。
王屋山的獅子分為棕色、黑色、白色三個種群,分別占據三個山頭,獅子們彼此以向樹木撒尿的方式劃定領地邊界,誰入侵,打擊誰。獅子們在行走中不時地向大樹撒尿,反複確認自家邊界,隨時用鼻子識別對方尿味和各種異味,以便確認敵對方是否入侵,自己是否越界。
獅子們約定的“邊界準則”獲得普遍認可,豹子和犀牛照搬照抄,以撒尿方式劃界。山豬和疣豬以撒尿劃定外圍邊界,允許友鄰自由出入,但不允許居留;以拉屎劃定內外邊界,決不允許其他種群進入,以保障幼崽、儲存食物和豬窩安全。山豬和疣豬鬆散管製邊界的做法比較厚道,比較寬容,反而給自己種群的安全埋下禍根,時常遭遇獅子、豹子和犀牛襲擾。相比之下,獅子三巨頭最為蠻霸,它們邊走邊撒尿圈地,造成種群內外地盤糾紛錯綜複雜。
作為老虎之下的二級“王者”,獅子們不但約定“公法”,還約定“家法”。在獅子大家族內部,無論那個種群,雄獅們在獅子王率領下負責領地邊界維護、侵略、反侵略和團隊狩獵,雌獅子負責狩獵、采食、養育幼崽。獅子王主外,獅子王後主內,在內部事務中,獅子王必須服從王後。雄獅與雌獅實行對偶製,任何雄獅不得在內部越軌亂來;同時,雄獅負有保護所有幼崽的義務,雌獅負有哺育所有幼崽的義務,所有幼崽享有“供給製”待遇。
在獅子家族的三個種群中,棕獅王實力最強,野心最大。為了擴張地盤,最終問鼎老虎的大王地位,棕獅王采取三股獅子力量聯合,各個擊破外族的策略,先後擊敗山豬、疣豬、犀牛和豹子四大族群,然後,假裝仗義、公正、無私,將四塊新地盤對半切成八塊,交叉分給黑白獅子王及其子孫,造成黑白獅子王力量分散,首尾難顧,客觀上造成黑白兩大獅子種群四分五裂,黑白小獅子們遍地稱王,割據混戰,一盤散沙。
黑白獅子們的“八王之亂”搞得黑白獅子王手忙腳亂,無可奈何,它們隻好“恭請”棕獅王出麵整頓秩序,維護治安。棕獅王集中自家力量,逐個消滅八個小雄獅,殺死所有雄性幼崽,盡收雌性黑白獅子為嬪妃姬妾,最後,放逐黑白獅王,一統七大山頭。隨後,棕獅王終日與眾多雌性獅子尋歡作樂,繁育後代,給王後頻傳捷報,“報告”戰果,但是,對王後避而不見。王後誤以為棕獅王千裏征戰,四處殺伐,日理萬機,加班加點,“五加二白加黑”、“夜總會”、“舍小家顧大家”,不但不合理懷疑,反而感到十分自豪,十分榮耀,十分欣慰。
麵對亡族滅種的危機,流離失所的黑白獅子兄弟,以及落荒而逃的犀牛豹子紛紛向虎大王控告棕獅王的罪行,請求虎大王主持公道,懲罰棕獅子。虎大王聞言,哈哈大笑,吩咐狐狸軍師依計行事。
根據狐狸授意,喜鵲和百靈鳥向棕獅子王後發出喜訊和賀信,告訴王後,棕獅子王新娶數百嬪妃,新納數百姬妾,眾多嬪妃姬妾懷孕,祝賀王後母儀天下,多子多福!預祝小獅子們兄弟滿堂,姊妹遍地,勢大勢重!同時,狐狸送給烏鴉一個大紅包,教唆烏鴉造謠,到處散布說棕獅王欲廢後廢儲,另立王後王儲。
棕獅子王後聞訊大怒,率領兒孫們興師問罪,放逐棕獅王,殺死已經懷孕的黑白母獅子,歸還黑白獅子兄弟的領地,班師回朝,獅子大家族各得其所,從此以後,彼此相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