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入靈澤(1 / 3)

靈澤山的半山腰有一處道觀,這就是上清觀了,裏麵供奉著靈寶天尊的法相。

這是方圓百裏唯一一個道觀,是當地人們的一個重要精神寄托,於是,平日裏山腳下來求卦祈福的人們也是絡繹不絕。

釋彤帶著鄭白和承誌跨過大門,徑直而入。

旁邊的掃地童子看見了,都麵露驚喜之色。

“快來迎接,師叔和承誌師兄回來了!”

看來釋彤在道觀當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也很受到人們的喜愛。不消片刻,道觀裏手上沒有活幹的道士就都圍了過來,噓寒問暖,正值嘈雜之際,人群分開,走出兩個中年人,一人瘦高,一人矮胖,看起來好像是道觀裏領頭的道士。

釋彤看到兩人,行了一個禮:“釋音師兄好,釋寶師兄好。”

對方也還禮:“釋彤師妹好。”

鄭白看著這一群陌生道人,覺得有些據促,剛來人家的地盤,也不好主動說什麼,否則就會顯得有些喧賓奪主。

承誌在一旁對鄭白耳語道:“那瘦瘦高高的道人道號釋音,就是我們靈澤派的掌門了,另一個靈寶道長,是掌門的師弟,釋彤師叔和他們一輩。”

那釋音道長從未見過鄭白,便疑惑道:“這位是?”

鄭白見釋音指著自己,便作揖道:“晚輩鄭白,見過釋音真人。”

釋彤說:“這位鄭白少俠,是我在路上結交的朋友,此時隨我上山,在山上小住幾日。”

“哦。”釋音的態度顯得有些冷淡,“原來不是前來辦事的客人啊。”

“不知師妹所說的幾日是幾日?”

釋彤聽釋音語氣不善,便說:“我的朋友,師兄為何要知道的這麼詳細?”

釋音又說:“釋彤師妹,這道觀清靜之處,素養不得閑人,隻怕不妥吧?”

鄭白再傻,也聽出了這個道人不想自己留下來,也是,自己每天還要吃飯喝水,遇到吝嗇、勢力的人,自己對他沒好處,就一毛都不會拔,更遑論白送給你便宜。釋彤和承誌都是好人,此時自己也不想留下來了,讓他們為難。

正準備開口說話,釋彤一把攔住了他,好像看穿了他的心思,說:“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但這件事我得堅持,你呀,不要把自尊心看的太重,遇到什麼事都扭頭就走的話,是會吃虧的。”

“特別是在這個世道。”最後釋彤補充了一句這樣的話,仿佛自言自語。

在釋音旁邊的矮胖道人見氣氛僵了,趕緊出來打圓場:“釋音師兄,既然是釋彤師妹的友人,我們也沒理由拒絕人家,對吧。不如就讓這位少俠在我們觀上小住幾日。”接著附耳到釋音耳邊輕輕說道:“我們不知道他的來曆,就這樣把他拒之門外的話,可能對我們的名聲不好。”

釋音想了想釋寶的話,覺得很有道理,眼前的這個小子,雖然衣著樸素,但是行走江湖的人,誰穿華裝麗服都是一種危險,所以一般都衣著樸素。看這個少年氣宇軒昂,劍眉星目,搞不好人家還是個名門之後呢?自己如果這般將人家拒之門外,倒是想的短淺了,如果這小子真的是一個沒有背景又沒有錢的窮小子的話,過幾日再趕走也不遲。

想到這裏,釋音冰冷的表情趕緊變換成了一張笑臉:“師兄剛才是開玩笑的,我怎麼會不收留呢?釋彤師妹,既然是你的朋友前來,那就是我們道觀的客人。師兄我就破這個先例,隻要鄭白少俠不嫌棄我們簡陋,自然可以住下。”

看到掌門這麼說了,釋彤自然給他一個台階,便點了點頭,帶著鄭白和承誌往裏走了。

住下的幾天倒也清靜,但是鄭白心裏還是埋下了芥蒂,想著掌門總有一日要為難自己,自己可得做好準備才行。他年紀雖小,卻看得清人心善惡,大概知道掌門心裏在想著什麼。

住了幾日,倍感無聊,鄭白無事可做,便想尋得書來看,作為消遣。以釋彤在道觀裏的身份,作為他的朋友,隻要打聲招呼,自然可以借閱道觀裏的書籍。

和看守書房的道士打過招呼之後,鄭白也獲許進入了書房借閱書籍。他雖然小時候身處懷玉村,是個半封閉的地方,但是爺爺鄭國參曾行走大江南北,是個十足的文化人,教過他讀書寫字,也認識過很多經典書籍,這對鄭白來說,倒是一件幸運的事情。